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学与浙商】浙学传统是浙商崛起的文化基因——写在《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前面的话

作者:    2025-10-10

 


当代浙江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毋庸置疑,这种成就既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伦理型文化,也得益于之江山水所孕育的独特的浙学传统。浙学传统不仅是涵养浙江精神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我们需要关注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关系。




南宋中后期的浙学与朱学、陆学鼎足而立,构成南宋中后期三大主要学派,这是周程理学文脉在中国南方的延续与发展。随后,明代阳明学与清代浙东学更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原创性思想的高峰,以及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无法否认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定时期所书写的浓墨重彩的华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同有些学者所提出的观点,即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一时期确实发生了浙学转向。这种转向在《宋元学案》与《明儒学案》中有着极为清晰的脉络:当我们读《宋元学案》时,我们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浙学话语的显著影响力;当我们再读到《明儒学案》时,我们会发现,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以浙江为中心,浙学话语的特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特点。浙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创新进取、兼容并包的浙江精神文化基因不断孕育的过程。以宋代浙学为例,其发展与浙江精神文化基因的孕育紧密相连。


北宋初期,两浙路虽尚未出现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儒,但当时的两浙路学者对浙学兴起的奠基作用不容忽视。其中,胡瑷的门人及受“苏湖教法”影响的人,是浙学兴起的重要力量。胡瑷先后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其所开创的“苏湖教法”激发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热情,促进了两浙各地学校的兴办,培养了一批有志于儒学的学者,如滕元发、顾临、徐中行等。浙学贤达中受其影响的还包括永嘉王开祖、丁昌期,杭州的吴师仁,浙东的“庆历五先生”——杨适、杜醇、王致、楼郁、王说。他们学问深醇、志行高洁而不求闻达,大多隐居乡野,讲学授徒,培养了众多浙学后学,成为浙学最早的奠基人。


此外,“北宋五子”的门人也在浙学渊源处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人大多传道于乡野,虽在思想史上影响有限,却为浙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宋末期,“元丰太学九先生”在承继关学、洛学的同时,开创了浙学的事功学术传统,这一学术创新与张九成的儒道融合,以及后来婺学向历史哲学的转向,都充分体现了浙学的创新进取精神。


朱学与象山心学的后期发展主要是由两浙学者承继并加以弘扬的。朱学在朱熹的主导下鼎盛一时,但朱子之后的朱学发展主线却在两浙路而非福建路。朱门弟子中,出身两浙路者甚众,影响较大者甚众。朱熹之后,承朱学衣钵者是黄翰;黄翰之后,福建路基本没再出朱学大儒,而两浙路则成为朱学发展的最主要区域。南宋朱学在两浙路的发展分为两支:一支是被称为嫡传正宗的“金华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黄翰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中人称“北山四先生”的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他们创立的“金华学派”被称为“金朱学”;另一支是“四明朱学”,代表人物是王应麟、黄震、史蒙卿等。


象山心学的传承与发展在两浙路的成就也远甚江南西路。陆九渊原本是江南西路出身,其门人中也以江南西路者较众。而两浙路出身的象山门人亦众,其中学术功绩与地位最卓者乃浙东出身的“甬上四先生”,即杨简、袁燮、舒璘与沈焕。陆学本籍的江西门人的影响力远不及“甬上四先生”。《宋元学案》记载,“甬上四先生”成为陆学传承的最主要力量。明代阳明心学的学术渊源便是这一心学学派。王阳明本余姚人氏,他的学术思想自然深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从朱学及象山心学在两浙路的传承与发展来看,南宋两派影响最著的学派思想均依托浙东学术力量才得以发扬光大,而两浙路的学者们,在继承与弘扬朱学与象山心学的同时,也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浙学传统。这体现的不仅是创新进取的精神,更是兼容并蓄的学术胸怀。浙学的发展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命题:自宋代以来,浙学的兴盛与宋室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室南迁奠定了包括浙江在内的江南地区作为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地位;而这一经济与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又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独特文化的形成。换言之,当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先时,其文化力量也将崛起,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力量。以这一视角审视当代浙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浙江的文化也在蓬勃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行进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潮头阵地,温州模式、义乌模式等都彰显了浙江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成就。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商更是创造了浙江发展的新景观。作为浙江省省会的杭州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电子商务之都、全球移动支付大本营等。


然而,在肯定当代浙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深入思考其与传统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代浙江发展所蕴含的文化及其内在精神是什么?这种文化是如何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并创新发展的?它又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扬光大?

谈及文化力命题,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力关系的重要论断:任何形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必然蕴含着某种文化力的支撑,缺乏这种文化力的支撑,任何形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都既无法解释,也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当代浙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时,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支撑当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文化力因素究竞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种成就离不开“理性-事功”的浙学传统,体现为既重事功之实、又具理性之美的文化形态,彰显出浙江人民务实、内敛果敢,尚诚、以义和利,包容、创新融汇的人文气质。对于新时代浙商,更应当将弘扬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建构成为一种理性自觉,并将之应用到对以“四千精神”为代表的浙商文化的赓续,以此引领浙商的未来。


(作者:陈寿灿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最新推荐

陈寿灿出席纪念黄宗羲诞辰415周年学术活动并作主旨报告

10月12日,纪念黄宗羲诞辰415周年学术活动在宁波余姚成功举办。作为宁波市社科界重大学术活动,由余姚市社科联、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主办,旨在深入研究阐发梨洲先生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宁波市社科联主席傅晓,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余姚市社科联主席黄桂树出席会议并讲话,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会长董朝晖致辞。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工商皆本’思想的历史溯源与浙江意义”的主旨报告。会上,陈寿灿教授指出,“工商皆本”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本-末”问题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古代中国由“农本抑商”迈向“农商皆本”的政治思想转向。自先秦“义利之辨”发轫,中华文明围绕农与工、商关系,逐步完成由“重本轻末”向“农商皆本”的观念演进。春秋时期,管仲“轻重之术”彰显“藏富于民”的治理旨趣;两汉《盐铁论》之辩,使工商业持续进入“富国强兵”的政策视野;唐宋以降,商品经济的“流通-信用-法度”秩序臻于稳固,票号

详情

【浙学与浙商】浙江人文风貌的崇商特质

自古以来,浙地商业风俗兴盛。南宋时期,杭州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其岁时、礼仪、娱乐、饮食等风俗活动丰富,深刻反映出浙地新兴市民商人的生活旨趣;浙地对外贸易活动频繁,宁波、舟山等港口贸易业、渔盐业发达,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培育了浙地人民勇敢、勤劳、开放的精神特质;浙地手工业种类繁多,龙泉宝剑、哥窑青瓷、东阳木雕等精湛工艺映衬出浙地人民精致、创新、格物的人文特质。浙地丰富多元的商业活动源于浙地人民崇商重教、通商惠工的文化倾向。以浙江商帮文化、浙江家风家训、浙江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浙地商业乡俗文化,以治生、理财和制用为纲,深刻反映了浙地深厚的崇商民俗风貌。其一,讲求诚信、务实、开放的浙江商帮文化。浙江商人自浙地生发,以血缘宗族和地缘乡谊为纽带,在客居地建立同乡会馆、公所等商人团体。浙江商帮种类繁盛,商帮文化丰富。自南孔入衢,儒学深刻塑造浙江商帮文化“亦儒亦商”的身份特征。在儒学影响下,浙江商帮具备“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儒商品格,并在浙学涵养下带有“道由天定,事在人为”的乐观商人取向。以“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南浔商帮”为代表的浙江商帮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民国时期的文献《龙游县志·

详情

【浙学与浙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

文化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因素。文化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效应广受学界关注,并引发了对于经济增长背后文化基因的规范分析研究。斯波劳雷和瓦克齐亚格通过双边模型对基因距离度量的文化距离进行观测,认为以信念、惯例、习性、风俗等文化特征为代表的基因距离差异能够促进或阻滞技术扩散,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国内学者如赵子乐、林建浩、刘蓝予等进一步完善了文化基因理论,论证本土传统文化基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和高地,浙江民营经济造就了浙江经济、财政的高速发展。浙江民营经济较之其他省份具备密度高、规模大、实力强、分布均衡的发展优势。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2021年浙江省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已超过1300户,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的生产总值、73.4%的税收、81.6%的出口、87.5%的就业,这些指标均位居全国榜首,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08席,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均有分布,各地、县(市区)民营经济模式、产业发展皆具特色。因此,研究浙江经济发展现象背后的经济文化基因,阐明其经济文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