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陈寿灿出席新时代生态文化与浙学创新发展论坛并作主旨报告

作者:    2025-05-28

图片

5月25日,新时代生态文化与浙学创新发展论坛暨2025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年会在杭州临安成功举办。该论坛作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论坛,由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联盟和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主办,浙江农林大学多个学院共同承办。来自学界、智库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生态文化与浙学创新发展展开深入研讨。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范钧、浙江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施美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片

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在论坛中以“王阳明‘万物一体’ 论的生态意蕴”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历史传衍、基本含义、生态意蕴及其与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联系四个方面,对这一哲学思想展开了系统解读。


图片

陈寿灿教授指出,“万物一体”论作为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预设,与传统哲学 “天人合一” 主流思想紧密相连,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统一。王阳明“万物一体”理论的基本含义包括“一体之仁”、“圣人之心”以及“明德亲民”,他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万物一体”的思想传统,并在其知行合一的理论向度中体现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圣人之心;进而明确了“明德亲民”“致良知”的实践方向,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在阐述 “万物一体” 论的生态意蕴时,陈寿灿教授强调了多个关键层面。在生态层面,该理论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共处,纠正人类中心主义偏差,强调人类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平等地位,共同构成和谐统一整体;在生产实践方面,主张将自然纳入生产实践考量,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避免过度开发破坏;从生命与审美体验角度看,“万物一体” 论实现了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的高度融合,构建出独特美学境界,引导人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生命律动,从而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之情。

尤为重要的是,陈寿灿教授将 “万物一体” 论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相结合,指出这一古代哲学思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解释道,“万物一体之仁” 的理念不仅为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哲学支撑,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生命共同体” 等,还贯穿于生态治理实践,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责任与关怀,倡导全球携手共同应对生态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万物一体”论的现代诠释,陈寿灿教授展示了如何将传统哲学智慧转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力量,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从单纯的人际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强调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时代价值。这一报告不仅为理解古代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指导。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