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案例分享 | 富阳:亲清同行 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

作者:    2025-05-28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浙江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题中之义。

富阳在浙江首创政府侧、商会侧、企业侧“亲清一体,三侧协同”的“3+3+3”亲清政商关系“富阳模式”,有效破解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标准不清晰、机制不完善、合力难形成的痛点问题。


“三大机制”确保常态亲清

图片

完善政商联系沟通机制,服务企业“不得说不”。富阳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365服务体系,深化线上线下政企互动交流,实现“全天候、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企业服务。线上“企呼我应”、“码上服务”和企业服务专席热线全天候响应,线下“行走的办事大厅”“为企办实事”主动上门服务。“早餐会”、“下午茶”也成了解决问题的“第二会场”。一季度,已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94个,问题解决率达91.35%。

在富阳,开公司能有多快?答案是“分钟制”。在精准高效服务机制指引下,富阳商事登记全流程网办率达96%,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分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效果显著,压减办理时长30%。通过数字化改革,推出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一件事”改革,大大加快了企业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的进度。

同时,富阳不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破题一类事”的转变。针对服务企业过程中发现的疑难杂症及共性问题,在行政审批、产证办理、涉税服务、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方面,化解一批难题,并在全区层面形成统一解决方案。并不断加强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员工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进一步优化园区道路、人才用房、公共交通等配置,不断优化企业职工暖心服务。


“三位一体”形成亲清合力

亲清政商关系,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在富阳,政府、商会、民企拧成一股绳,共同书写了“1+1+1>3”的亲清合力。

图片

在政府侧,主导机制创新,通过政策设计、清单管理、监督保障,构建规范化政商交往框架,按照“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伸援手”的“四手”理念,当好有为政府。在经开区推出“亲清管家”服务机制,用一站式“亲清服务基地”,以“线上云平台+线下管家式服务”的方式,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图片

在商会侧,强化桥梁纽带,以党建为引领,搭建服务平台,促进政企高效沟通,承担政府管不了、不该管、管不好的职能,当好政企服务桥梁。发布商会增值化助企服务清单,涵盖政策解读、融资对接、法律咨询、政企沟通等共性化服务以及针对乡镇街道的个性化服务,将“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机制延伸至基层商会,激发商会工作活力和内生动力。


图片

在民企侧,激发内生动力,迭代升级清廉民企建设,建立诚信经营与容错激励机制,实现企业自主合规发展,让“清廉”成为富阳民营企业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目前富阳全区已有120家民企建立纪检组织,企业员工廉政培训参与率超95%。“清廉贷”低息信贷产品,为诚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已累计发放贷款13.25亿元。并建立“容错免罚清单”,对轻微违规行为以教育整改代替处罚,覆盖企业2972户。


“三套清单”实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图片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以标准化清单厘清“亲”“清”边界,用清单化让“亲”和“清”的主观感受转化为科学标准。

通过编制政商亲清交往“两面”清单,富阳明确 10 项“正面”交往准则和 10 项负面“担责”标准。2023年以来针对涉企作风问题开展专项检查52次,发现问题线索18条,党纪政务处分10人。

企业如何保持活力又守住底线?富阳编制企业诚信健康“两引”清单,明确10项指标,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正向行为进行引导、反向行为进行约束。

此外,富阳编制激励包容政商行为“两容”清单。明确公职人员10种免责情形和企业容错2大依据,进一步提升公职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免除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

富阳“亲清一体、三侧协同”的新型政商关系,打破了传统政商关系“重监管、轻服务”的局限,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企业反映的“多头执法”“重复检查”问题减少80%;企业满意度达95%,项目审批提速60%。120家建立纪检组织的企业中,90%实现营收增长,清廉建设与经营效益形成正向循环。(图据受访者)


来源:潮新闻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