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案例分享 | 余姚:中介服务的“亲清”新生态如何炼成?

作者:    2025-05-27

余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浙江东部千年古邑,更是一片经济热土。2024年,余姚GDP达1682.78亿元,增速5.9%居宁波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位列全市第一。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优质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服务以及涉及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更是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推进剂”。

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是企业办事的“必经之路”,却也曾存在管理分散、服务事项模糊、机构执业质效不高等问题,成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堵点。

余姚以改革破题、用创新赋能,聚焦行政审批服务这一关键环节,构建“亲清中介服务新生态”。以推进减事项、减费用、减时间、降门槛、提升监管和服务质效为主要内容的“三减一降一提升”为工作重点,打造“一体化协同、一站式集成、一盘棋治理”的亲清中介服务建设举措。


坚持“一体化”协同,打造高效统筹的中介管理体系

过去,企业找中介像“开盲盒”——哪些机构有资质?收费多少?全靠打听。余姚的做法很直接:设中心、列清单、建平台。

图片

余姚率先成立中介管理服务中心,与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一体融合,构建形成市营商办牵头、34个部门协同参与的统管体系,设立中介服务问题诉求“兜底”服务专窗,切实解决中介服务矛盾纠纷。

图片

为确保中介服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梳理形成《余姚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和《余姚市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两张清单。同时,创新打造“中介管+”服务平台,构建服务导航、预警监督、信用考评、数智分析等4大应用场景,累计入驻中介机构5410家。


坚持“一站式”集成,推进优质普惠的中介服务举措

按照立项、规划、施工、竣工4个阶段,余姚将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流程涉及的32项中介服务事项分类整合,创新“一类事”集成服务,推动中介服务用时平均下降12.28%。

编制67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的名称地址、人员信息、资质等级、交易记录以及改革事项的行业规范标准。开发“历史成交价格模型”,实现中介服务事项平均费用下降20.44%。

更让企业暖心的是“五星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项目业主、行业主管部门、中介管理服务中心三方评价体系,实行“一事一评”和“季度评价”动态打分。截至2025年3月底,已在“中介管+”服务平台“置顶”五星级44家,下架一星级4家。


坚持“一盘棋”治理,构建健康有序的中介市场环境

过去,“红顶中介”的存在,让企业如鲠在喉,市场公平性大打折扣。余姚明确要求全市各审批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实现全市“红顶中介”全面清零。

围绕培育引进、执业规范、惩戒退出等全领域全流程,余姚规范行业管理及5大类30项管理制度,明确“谁主管、谁监管”责任,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行业,确保中介服务规范有序。

聚焦企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余姚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监管“一件事”专项整治行动,截至今年4月底,已处理问题中介4家,违法违纪中介机构已按相关规定被采取禁业整顿。

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只盯着“大政策”,更要打磨“小细节”。中介服务看似微小,却是政府效能、市场秩序、企业信心的综合体现。目前,余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业主满意度达到100%,行业生态不断向优向好,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提升。

未来,余姚将在巩固原有工作经验的良好基础上,主动发挥“政府引导+行业自律+部门监管”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中介市场合理化收费、中介服务增值化提升。(图据受访者)


来源:潮新闻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