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东方论道 |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访浙江省社科院吴光教授(下)

作者:    2025-04-28

图片


寿灿:吴老师刚才关于阳明学的理解,其实是作了很好的导读,我们将继续学习。您还曾完成了《黄宗羲全集》、《王阳明全集》、《刘宗周全集》、《马一浮全集》等四套全集共计二千多万字的整理、编辑、点工作,体量之大工程之难以用一般的学术研究来概括。谈谈您是怎么完成这样浩瀚巨大的编撰工作的?

  

图片


吴光四套全集的完成一个集体努力的成果,不过是由我牵头和策划的。1983年我在浙江省委党校任职期间,发起成立了由沈善洪先生任会长、本人任常务副会长的浙江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开始策划并主持编校《黄宗羲全集》。这个大型古籍整理项目没有任何官方立项的资助,完全是白手起家。最早是由我与浙江古籍出版社总编方福仁协商确定,邀请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省中哲史研究会会长沈善洪担任主编,担任执行主编,承担了编排各册目录、撰写点说明、考辨黄氏遗、搜集佚文佚著以及负责与出版社、作者联络等具体任务,并完成了全集五分之一的原著点任务。中哲史研究会的骨干成员参与点校,也吸收了会外学者参加。整个工程费时11年,全套12册,550万字,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1985年《黄宗羲全集第一册出版,1994年才12。各册附录了撰著的《黄宗羲遗著考》,第12册附录了《黄宗羲传》和陆京安等编《黄宗羲全集人名索引》。编撰过程确实困难,我还记得当年住在北京朋友家里,冒着大雪去北京图书馆黄宗羲的佚文佚著的情形,也曾到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宁波天一阁等地,费了很大的劲到处搜集资料。我曾经写一篇文章叫《十年甘苦我心知》,十年间的辛苦真的只有自己知道。

与之相比,编校《王阳明全集》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四库全书里面就有王文成全书,有好几个版本,整理起来比较方便。198610月,在宁波举行黄宗羲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向省社科院院长沈善洪、副院长王凤贤先生建言编校整理《王阳明全集》,并获得两位院领导的支持。1987年开始,主持编校《王阳明全集》上下册199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因为经费问题,当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所长戴琏璋教授访问浙江时,我向提出合作整理、出版《刘宗周全集》,戴很高兴,同意了。1996-1997年由我和戴两人共同主编,由陈剩勇、何俊、丁晓强、黄宣民等几个人一起点校,将近300万字的《刘宗周全集》首先在台湾出版。后经过多次协商交涉台湾方面其繁体字版给了我们,浙江古籍出版社予以出版。我刘氏在绍兴找来对照,刘氏宗谱过去在台湾出版影印本有很多模糊不清的,我找到刘氏宗谱的初刻本,然后一片一片进行对照,恢复原貌

我们编马一浮全集》的时候,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大力支持。我当时是文史馆馆员,祖善省长到我们那里时,我会上提出全国都在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计划成立儒学会,筹备了很久,但没有经费,没有办公室,连开会的会场都没有,现在我们弘扬国学,马一浮就是一个国学家,我们想编一套《马一浮全集》也没有经费,希望省领导给予支持吕省长当场表态报告申请经费他来批,向文史馆要办公室,人民大会堂借给我们做会场。领导支持下,编校工作启动,我主编。我们之前,已经有1996版的《马一浮集了,但个版本编校的时候思想念比较左,把马一浮批评马克思主义一些比较敏感的内容删掉了,不主张删除,力求做到原原本本所以就在那个版本的基础上重新编辑校点,在遗著分类、分卷方面作了较大改收集的马氏遗著较前增加了约三十多万字,并增补了五十余万字的附录,合六册2013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第五册《辑佚收录以往从未刊行的马一浮手抄汇集的家史等遗文佚作

说实在的我因编几套全集少写了两本书,比如关于民主仁学的问题,早就可以写成书,出版社也早就约了,但是因为主编4套全集, 5套丛书,和自己的另外几本著作,耗时费力,耽搁了。总体,工作量很大,做得比较辛苦,经常熬夜,熬一身的病。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讲得很好,我觉得一个人不勤奋成就不了大事,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但很多聪明人没做出一番事业。我认为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能够做出一点成就来,就是勤奋所致。治学之道,首先要勤奋。第二点要独立思考。学问之道贵在独思,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够从众多资料里边理出观点。我的老师跟我讲,论从史出,所以我对我学生也讲论从史出,有扎实的史料基础,才能提炼出有影响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才能形成独立的思想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就是他学术研究的精髓。确实,一个人有所成就,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一种独立的思想,许多人就随大流,随大流是不可能产生思想家的,思想家总是要比别人走在前面一点,看得更远一点。

另外观点的形成也都是从不系统走向系统的。我告诉我研究生,做读书笔记很重要,不要做很多卡片,而是做读书札记读了书之后一点感想就写下来,经过积累,把这些感想整理成串,就形成了系统性的观点。这是一种做学问的方法。

我还要讲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那就是“存同求异”的方法。一般我们采用“求同存异”,我认为求同存异作为一种策略思想是可以的,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就应该采取存同求异的方法,才能真正获得真知灼见。

  

图片

寿灿:吴老师的4大全集和5套丛书,我们在座的不一定都看过,但是听了吴老师的学术经历,下次我们再读到的时候一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最后请再和我们简单聊一聊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话题。


吴光新质生产力的简单质概括新人文经济学。其核心新道德、新人文、新科技。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浙商、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们传统是道德人文主义,西方是人权人主义,他们是人权至上的,我们是道德至上的,首先确定道德主体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重要指导思想,实际上都是道德为中心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走向新道德。新道德其实在好些地方已概括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24个字刚出来的时候2012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济南召开关于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会议,我发言中表示:这24缺少个字,就是仁爱,仁爱我们传统道德最核心的,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没有概括进去20122份中央政治局的学习会上,习近平书记讲话中强调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我认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就是对核心价值观思想一个补充的说法。后来到十九大时候,充实了新的观点,提了的两美丽”。其实更早些时候,浙江就提出了从两两美的新时期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美丽浙江”“美好生活       

所以我觉得核心价值观并是一锤定音,还是有个过程的有可能会有新的观点补充进去,也可能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以后,以更简洁的形式来表达言简意赅仁义礼智信5个字很容易记,如果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用个5个字8个字10字来表达,可能更便于记忆和传播了。就如我对学的概括,最初就是8务实批判开拓创新”,后来加上民本”,10个字,比较简洁。


陈寿灿:好的,吴老师讲的是大道至简”的哲理,人生如此,事业亦如此

感谢吴老师的分享,让大家了解了您丰硕学术成果背后的学术生涯、学术理念、治学方法等更深层次、个性化的内涵,更深刻地理解您在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和成就,并从中受到超越学术成果之外的莫大教益。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云水泱泱,江水苍苍,先生之风高水长!                                      

图片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