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陶水木教授应邀出席中国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慈善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作者:    2023-10-18

 640 (2).jpeg

10月14—15日,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慈善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韩国全北大学、韩国三育大学、日本中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60余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陶水木应邀出席,并作《主权·产权·善举:近代上海一宗冢地交涉案述论》的大会主旨报告。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北浙江路、甘肃路一带,已是市廛栉比,车水马龙,一块冢地横亘于两路之间,成为与现代化都市风貌格格不入的独特“风景”。该冢地面积23亩余,估值已达138万元以上,相当于1930年上海全市财政收入的19%。在上海开埠近九十年后的繁华都市中心,何以仍存有如此规模的冢地?


陶水木教授指出:该冢地的存在,是上海同仁辅元堂(上海慈善团)与租界当局在长达30余年时间里,多次交涉、妥协的结果。上海租界在不断扩张、发展过程中,曾与华人慈善公益团体、行政官厅发生过难以计数的土地(包括义冢地)纠纷、交涉,这类交涉多以中国政府、华人社团妥协退让、丧失更多权益而告终,同仁辅元堂(上海慈善团)北浙江路冢地交涉就是持续时间长、颇具典型意义的土地交涉案。


陶水木教授认为:20世纪始初一度舆论沸腾、纷纷谴责的同仁辅元堂北浙江路冢地“盗卖”案,其实是公共租界工部局以筑路、建学堂为名屡次要求“永租”、而中国地方当局迫于压力饬令善堂经董“通融”的结果,是“奉谕”而为的售卖行为。当“永租”协议签订后,工部局忽又“曲谅”华人舆情,提出毁约“换地”,只求以已预付的2万两在该冢地附近换得10亩建校地基,善团方面以赔偿1.5万余两,总计费银3.5万余两为工部局置地13.72亩作为建校地基,收回了北浙江路冢地,并与工部局签订了该冢地此后永远不得售卖或改作它用的合约,使同仁辅元堂实际上丧失了该冢地的产权。这其中固然有“入土归安”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念的影响,也是中国损失主权情况下租界当局霸凌劫掠的结果。随着20世纪前30年上海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该冢地价值也呈几何级数增长。1931年,上海慈善团通过社会局转呈市政府向工部局商请撤销北浙江路冢地原合约,迁冢它安,以其地建房出租生利,并以其收益建设游民乞丐感化院,既利交通,兴盛市面,又美化环境,更有利于慈善救济事业的发展,却遭到工部局的拒绝,反映了工部局的蛮横无理。20世纪初的一纸合约,使上海慈善团枉拥百余万两善产而长期弃之无用,不但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公共租界北浙江路、甘肃路、开封路、曲阜路一带商业的发展和市容市貌。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主持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结题

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主持的“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是关于浙商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今年8月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结题名单,该项目正式结题。“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项目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申报并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包括沈联芳、钱新之、吴鼎昌、蔡声白、徐新六、俞寰澄、陆费逵、金润泉、项兰生、周庆云10部年谱10个子项。三年多来,项目组以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近代工商业者的高度评价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编纂与行文规范,深入挖掘相关档案、入选名商的著述、谱牒及文集、日记、笔记、调查统计等一手史料,并细致考辨,去伪存真,力求各部年谱全面、系统、准确反映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成为信史和精品,使10部年谱均一次性通过评审并全结题。《浙江近代名商年谱》由陶水木教授任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项兰生年谱》已于7月问世,其余9部年谱也将陆续出版。

详情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江涛一行来我院调研

9月13日上午,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涛,学会工作处处长张浩淼,副处长许宝喜带领由安徽省十几所高校青年社科学者组成的调研团队一行23人来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科研管理处处长屠春飞,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王晓蓬等陪同调研,并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方晶主持。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他表示,浙江和安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商脉相融,两省间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从历史角度看,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滋养了徽商和浙商在不同时期的崛起与辉煌。他真诚地欢迎安徽社科界领导和专家们到浙江,到浙商研究院交流指导考察调研。建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浙皖社科界互学互鉴,加强合作,特别期待就徽学与浙学、徽商与浙商、商帮文化与商伦理等方面开展共同的研究。王晓蓬向调研团队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以办学使命与发展愿景为引领的战略部署、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特色鲜明的平台建设,以及高水平

详情

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举行

9月8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亚洲食学论坛组委会承办,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的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论坛以“蔬食:亚洲饮食的传统和人类餐桌的未来”为主题,东东控股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亚洲食学学会副秘书长李娜主持论坛开幕式,东东控股董事长严庆东、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杜博思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食学研究院理事长田中爱子,美食作家、St.Cavish+Co餐饮顾问沈恺伟,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亚洲食学学会荣誉会长赵荣光教授等中、美、日三国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华大地上活跃着的一代代商人群体不仅繁荣了历史上的中国,也带动了亚洲文明,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发展。明代王阳明指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农工商,异业同道,这个“道”,是良知、是天道,也蕴含着商道与食道的相通。“民以食为天”,食生产、食生活是人类全部生活的重心。著名于史的丝绸之路的精神是“文化有根,文明无界”,丝绸之路既是商业文明之旅,也是饮食文化之旅;人们畅谈丝绸之路,离不开商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