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杨轶清:怎么看这些浙商大企业倒下?

作者:    2019-12-15

浙商素以务实稳健,生命力强,失败率低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浙商群体,上规模企业破产倒闭的不多,企业家个人违法违纪被处理的更少。但去年以来,浙商经营陷入困境及至破产倒闭的多了起来,其中很多是资深企业家掌舵的知名企业。包括中国500强企业,资产数百亿的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已经屈指难数。这个现象,引起很多关心浙商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很多企业出现问题包括部分知名企业资金链断裂,这是不用回避的事实。但近年来所谓的浙商败局,一定程度上是被放大了。无论整体实力还是标杆人物,浙商都是当之无愧的当代中国第一商帮。这就好比明星,浙商群体格外受到关注。尤其是多年来总体稳健安全,较少负面事件的浙商,去年来集中出现多例规模较大的资金链危机,企业负责人又知名度较高,因而舆论关注持续不退。今日头条上对绍兴义乌宁波那四五家深陷债务危机的知名企业,几乎天天有自媒体文章,或者标题耸人听闻,或者翻来覆去炒冷饭。

短时期内这么多家四五百亿级知名企业倒下,是浙江企业界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但这个并非我们的基本面。中国经济发展有韧性,这其中浙江经济的韧性更强,因为浙商的韧劲和企业家精神更突出。今年的世界500强,5家浙江企业上榜,新增2家,其中4家为民企,而且排名大幅上升。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在大家印象中是水深火热又四处暴雷,但浙股日子难过的不算多。2019年三季报,浙江450家A股上市公司,亏损的只有35家,盈利面超过92%。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20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也居全国前列。代表新技术和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杭州上榜21家,仅次于北京上海,超过深圳广州居全国第三。

尽管浙江经济基本面依然处于全国绩优水平,但这些大企业的崩盘,却足以令我们警惕,需要我们正视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浙商自身的软肋和短板。

我们常说浙商是“逐水草而居的骆驼”,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第一代浙商大多出身草根,务实勤奋,吃苦耐劳,商机意识敏锐,行动力强。大多数浙商创业的初心就是为了生活富裕,在完成原始积累、实现财务自由之后,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找到新的驱动力和新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宏观经济形势,短期内很难出现趋势性回暖。熬一熬,恐怕熬不过去。继续穿新鞋走老路,或者穿老鞋走新路,恐怕还会遭遇困难,甚至生存危机。

企业作为个体无力改变大环境,我们要以新的理念和路径,才有可能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

其一,戒掉对规模的追求。首富情结也许不是浙商的普遍追求,但龙头地位却是他们的心病。我曾经听一位百强县的十强企业负责人说,我并不追求哪怕县里的首富地位,但我希望做到县里前三强,最好是行业全国第一。这是企业上规模之后很普遍的心态。在现实中,规模意味着更多的资金、资源、荣誉等,但并不意味着抗风险能力。我们现在的各种500强排行榜,排名依据就是营业收入,本质上还是500大。做大和做强并不矛盾,但先做大再做强,到最后很可能“做没了”;先做强再做大,才有可能真正做大。规模取向,热衷并购,外延式扩张,把冲百亿、冲千亿,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外部形势趋紧,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时,积累的风险和内部管理的短板就有可能爆发为危机。

其二,不依赖短线收益。注重短期收益,其结果是短期行为。比如都知道研发很重要,但在现实取舍时资源往往都倾斜到营销上。所有的企业家都痛感人才的重要,但真到确定待遇时很难不肉痛,因为我们观念上能够把人才当资本,但还是习惯把薪酬作为即期成本。持续重视人才、研发、战略、文化、品牌等长线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其三,面对诱惑增强定力。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往往始于激进的战略。很多倒闭企业负责人事后反思,为什么当初杠杆放得这么长?当初流动性宽松,贷款、发债很容易,银行行长还送钱上门,上市公司股份还可以质押。等各个融资渠道用足,发现债务大山已经摇摇欲坠。面对诱惑,我们需要定力,这是避免犯错误的关键。

此外,企业面临的政策导向,市场需求,技术换代等市场环境,热点年年在变。不关注变化,始终呆在原地不动,你是保守主义者;始终在追逐热点,你是机会主义者。把握好机遇和风险之间的尺度,正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这些年出问题的大企业,产业上大部分是典型的多元化。机会导向的结果是不聚焦主业;主业不强导致企业热衷寻求新行业,其结果是恶性循环。对于身处困境的企业来说,该处置的资产或业务,迟卖不如早卖,侥幸等别人来救,不如果断自救。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出席全省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探索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并作主旨报告

8月27日,全省深化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探索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台州市路桥区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推广全省各地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实践探索工作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探讨基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模式。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郑敏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台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苗文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省工商联副主席李立飞主持,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工商联、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所在地县级工商联负责人及有关乡镇(街道、园区)代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亲清政商关系的浙江实践及启示”的主旨报告。会上,陈寿灿教授指出,政商关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亲清政商关系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多元、多层、多维的政商关系为切入,政商“主体”可从微观(官员-企业家)、中观(政府-企业)、宏观(政治-经济)三个层面予以辨析,并对应国家-省域-地市-乡镇(街道)各层级的关系运行及其协同;政商“关系”则须以法治为轴、以规则立界,在权责清晰

详情

浙江民企“三榜第一”! 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8月28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三张榜单火热出炉。浙江上榜企业数量分别为107家、109家和20家,均居全国第一。其中,“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已是27年蝉联全国首位。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先后接受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对浙商企业的亮眼表现进行专家解读和评论。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潮新闻涌金楼

详情

习近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党中央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是听听民营企业家心声,同大家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对这一点,大家都有切身感受。我改革开放之初走上领导岗位,从河北到福建、到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一路走来,一直十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出台文件,我也多次讲话、作出指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