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2025 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在杭举行

作者:    2025-05-11

2025 年 5 月 10 日,正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非经贸研究院、经济学院主办的 “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 在杭州浙商大创业园举行。大会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市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指导,汇聚了众多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 “创新制胜 品牌出海” 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品牌出海的战略与实践,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



大会由浙商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浙江省社科院院长查志强,杭州市贸促会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商会杭州商会副会长沈小艇,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行长李跃及索马里驻华大使和丹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陈寿灿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格局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战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与机遇。在 “全球南方” 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与全球南方国家的经贸合作,为中国品牌出海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即将施行、金融部门的逆周期调节政策,都为企业发展和品牌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持。他还提到,浙商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群体,在出海过程中已形成“政府引导+国企支撑+金融赋能+市场深耕”的立体化模式,本次活动将为浙江品牌出海展开资源对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查志强在致辞中对浙江工商大学在智库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强调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他指出,本次大会围绕创新、品牌、出海、精准等关键词展开讨论,对推动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和丹大使以流利的中文发表致辞,用 “觉醒的市场”“错位的机遇”“索马里的蓝海” 三个关键词,为大家解读非洲市场。她提到非洲消费市场正在崛起,但中国品牌在非洲面临品牌认知挑战,应注重品牌定位。同时,她介绍了索马里的投资机遇,包括政局稳定、战略位置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等,并对中国企业提出产品哲学革新、服务体系重构、文化赋能战略等建议,表达了对中国企业投资索马里的期待。



沈小艇分享了四个愿景:紧扣国家战略,锚定品牌出海新坐标;发挥贸促职能,构建全链服务新生态;深化伙伴协作,共绘中非合作新图景;携手同行,共赴品牌出海新征程。他介绍了杭州市贸促会在推动企业出海方面的工作成果,如促成中非项目落地、搭建海外独立站等,并表示将继续为企业提供政策赋能、市场拓展、法律护航等服务。



李跃在致辞中分享了银行在支持企业出海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他提到当前企业出海趋势明显,金融服务也在随之变化,银行正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安全进出、离岸管理等问题,并探索通过与 AI、数字化结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

大会还举行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与发布活动。


《浙商企业高质量出海行动宣言》发布,充分展现了浙商在国际市场的担当与决心:品牌为基,驶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创新为剑,突破技术与关税壁垒;抱团出海,构建跨境发展生态圈;责任为重,践行可持续发展承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名杭商出海非洲商旅启动授旗仪式” 和 “中非桥推动品牌出海非洲六大重点基地启动仪式” 的举行,标志着杭商出海非洲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六大重点基地将为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阿桥” 综合服务平台的启动,为中国企业走进阿拉伯地区搭建了新的桥梁,该平台将提供展览、贸易等一站式服务;建筑建材建工( “三建客”) 出海计划行动计划发布,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策略,致力于推动中国建筑建材建工品牌走向全球,会议现场举行的天晟重工(浙江)有限公司与塞内加尔代理商的合作签约仪式即是该行动计划的成果呈现。


图片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由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教授主持。四位专家分别以“中国品牌嵌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与策略”、“新贸易环境下的浙商创新之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心’动力与行动力”和“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跃升路径”为题,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理论解读和战略指引。


图片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牛志伟从历史角度分析了企业出海的必然性,指出外在环境冲击、内在发展需求、贸易形势变化等因素促使企业走出去。他认为企业品牌出海的主要形式包括与当地企业合作、并购品牌、全球布局研发中心和生产等,核心能力体现在技术创新、资本支撑、品牌营销和本地化经营等方面。同时,他提出企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思考,包括依托电商平台、构建产业生态圈、坚持中国总部海外节点发展模式等。


图片

企业成立于1999年5月10日的千年舟集团董事长陆铜华分享了千年舟的创新发展历程和出海战略。他强调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千年舟首创将石墨烯应用到板材中。在出海战略上,他提出品牌出海、贸易出海、制造出海三位一体联动,以全球视野重新定义企业经营方针,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开展产品展示和合作,积极探索在沙特、土耳其等国家的制造出海机会。


图片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副院长、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赵浩兴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秉持 “心商道,心模式”,做到知行合一。他认为新商业要有爱、有温度、有责任,应避免传统贸易的弊端,实现数实融合。他提出中国企业品牌出海要有道德思想政治的高度、本土化的深度、爱的温度、走出去的力度、精准的精度,构建品牌出海的系统思维,同时抓住数字商业营销的新机会,培养青年创业力量,推动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发展。


图片

浙江省广告协会副会长黄海南分析了中国品牌出海面临的问题,如品牌价值与规模倒挂、存在认知断层、能力断层和价值断层等。他提出中国品牌要从成本杀手向价值定位转变,加强底层根基建设,注重文化解码和本土化创新,进行顶层设计,掌握品牌营销的六招技术,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价值出海的跨越。


图片

在杭萧钢构集团国际部总经理董志武主持的主题沙龙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链党委书记贾春晖、杭州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姜贤正、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浙亮、义乌非洲商会秘书长吉他、天晟重工总经理李玲俊、全墨西哥华人华侨总会长三角代表处负责人王钢、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负责人陆志雷、温州市希诺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文诺等八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围绕中国品牌高质量出海的话题,从政府支持、文化传播、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分享各自的经验与实践成果,共同探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图片

品牌出海精准资源对接大会分为资源发布和资源对接两个环节。在资源发布环节,索马里国家产业投资资源、中非桥采供资源以及其他重点服务企业资源依次发布。随后,60 家国际采购商与 100 多家参会企业进行精准对接。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外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也为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随着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的持续推进,以及各地政府、企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品牌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更大突破,提升全球影响力,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加速迈进。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