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省伦理学会2024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入选名单

作者:    2024-11-22



浙江省伦理学会2024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将于1123-2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将根据投稿论文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经专家匿名评审,大会择优确定入选论文51篇,现将名单公布如下。


序号

题目

作者

作者单位

1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危机与应对策略

王明霞

殷开达

浙江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

环境伦理的法治视域

周徐源

浙江工商大学

3

晋商徽商衰落和浙商崛起的文化探因——兼对“韦伯问题”的回应

沈卫星

浙江工商大学

4

新的空间、新的联结与新的主体——以嘉兴为例看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

李旭

浙江省社科院

5

论中国技术协会的技术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

雷志松

浙江科技大学

6

镜头霸凌:创作边界的伦理反思

曹 满

浙江工商大学

7

基因编辑猪类器官异种移植的社会伦理困境——一种效用主义式的分析

吴皓

华中科技大学

8

论宋代儒学入世转型中的朱熹女子教育伦理思想

应子建

杭州师范大学

9

论浙商公益慈善向共同富裕进展的伦理特质

许敏燕

于希勇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

10

论数字时代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培育

陈  璐

蔡志良

浙江师范大学

11

培养肉的动物伦理审思

冯庆旭

浙江财经大学

12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顾青青

杭州师范大学马

13

人机对齐的批判性反思及其优化路径

黄金泉

华中科技大学

14

浙商伦理对发展学习型共享经济的驱动影响

李士杰

浙江工商大学

15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隐忧及解决路径研究

李雪萌

浙江工商大学

16

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义阐释

刘举

宁波大学

17

近代新旧伦理的冲突——以清末新刑律伦常条款中罚金刑的适用与争议为中心

刘维

浙江科技大学

18

高质量发展的伦理意蕴及实现路径

彭敏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19

道德教育共同体化的生成逻辑

盛品钧

浙江大学

20

在批判中建构“新生命价值观”——从马克思应对“施蒂纳冲击”讲起

唐可巍

浙江大学

21

精神富有视域下浙江山区县文体赛事创新探索

田东兴

中共松阳县委党校

22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伦理意蕴

王梦晗

浙江工商大学

23

浙商文化赋能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王梦晗

浙江工商大学

24

数字医疗进程中云门诊的伦理治理探索

许慧清

胡振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5

儒家伦理学与中国古农书融合的典范——以《齐民要术》为例

杨永涛

武汉大学

26

论精神独立自主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李梦云

余其安

浙江工商大学

27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荀子“性恶论”思想研究

袁婧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8

生态伦理视阈下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研究

袁玖林

丽水学院

29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冲击和风险防控

郑海山

刘昊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30

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科技伦理法治化治理与创新提质发展

周明宝

浙江外国语学院

31

政府统计的伦理风险与职业道德建设

顾建亚

浙江科技大学

32

唐君毅的婚姻伦理观

孙颖涛

浙江科技大学

33

利奥波德与《沙乡年鉴》:西方生态美学的伦理转向

屠雨妍

杭州师范大学

34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基础及其建构

肖祥

浙江师范大学

35

良善生活的田园牧歌——维吉尔《农事诗》中的人与自然

许思源

杭州师范大学

36

论朱子伦理学中的意志思想

叶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

数字时代审美伦理困境与展望

赵旖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8

情实哲学论纲——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融合视角

方德志

温州大学

39

人类基因组编辑的权利基础

徐可

浙江财经大学

40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的现实图景与实践路径研究

崔诚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41

数字健康伦理问题研究——基于资本逻辑批判视角

王慧韬,王皓田,刘梓齐,雷子涵

内蒙古大学

42

王阳明家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性转化

杨晴晴

浙江工商大学

43

中医药人工智能应用、伦理治理演进及

负责任创新路径

孙金铭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44

西方智库涉华报告伦理失范及其应对研究

杨孟尧

浙江科技大学

45

运河伦理的三重维度及其构建理路探析            ——以浙东运河绍兴段为研究样本

刘孟达

绍兴市文史研究馆;绍兴市徐渭研究会

46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德治及其伦理重建——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14个县27个村庄的观察

姜亦炜

湖州师范学院

47

中医伦理道德的内涵初探与启示

张天乐

刘盼

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

48

重大工程的伦理风险与治理之策

艾志强

湖州师范学院

49

《资本论》的权利与制度批判及其展向

王甄玺

浙大城市学院

50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与规制路径研究

徐铁光

南浔创新研究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51

基于协同治理的中国工程伦理体系构建研究

赵杰艺

吴晓婷 孙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出席第五届中国慈善史年会并作主旨报告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麻风病隔离防疫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慈善与生命:中西互视与中国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日本东洋大学、韩国信韩大学等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出席会议并作《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研究》的主旨报告。陶水木在报告中指出,近30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在研究近代上海慈善团体经费时涉及房地产收益,但迄今没有对慈善团体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做过专门研究。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是近代上海慈善团体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且具有与其他慈善房地产建设项目不同的特点:一是开发物业具有综合性,除了住宅、商业街面房外,还有专门市场菜场,是民国时期慈善团体大型综合性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开发资金筹措方式具有多样性,即既有以拟开发房地产连环抵押借款,又有以持有的有价证券质押融资。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为我们提供了慈善团体房地

详情

2025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成功举办

2025年8月7日至9日,主题为“美食与旅游(Gastronomy and Tourism)”的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琵琶湖校区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等多家知名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及业界代表参与,共同探讨美食与旅游在文化、经济与科技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在论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亚洲食学学会驻中国秘书处设立于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发表开幕贺辞指出,美食与旅游不仅是跨越国界的文化纽带,更是重要的经济引擎,为浙商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平台与发展通道。陈寿灿强调,推动亚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论坛开幕式上,亚洲食学学会授予102岁韩国学者尹瑞石教授“亚洲食学终身成就奖”,彰显了亚洲食学界对前辈学者的崇高敬意。大会还设有四场主旨演讲及多场平行论坛,围绕美食旅游、文化遗产、跨文化流动、科技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饮食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与创新”分论坛中,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

详情

浙商研究院深度参与共促美食旅游融合发展——2025亚洲食学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纵览

2025年8月7日至9日,以“美食与旅游(Gastronomy and Tourism)”为主题的2025亚洲食学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琵琶湖校区召开。本次大会由亚洲食学学会(SAFS)、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RCGAS)、立命馆大学食品管理学会、和食文化学会(SJFS)、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学研究所等多家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中国(含港澳台)、泰国、韩国、美国、英国、意大利、伊朗、阿联酋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和业界代表参会。会议议程丰富,包括4场特邀主旨演讲、18组平行论坛的74篇口头发表及5篇海报发表,共计83篇学术成果,从地区振兴、文化传承、跨国交流到创新科技等多个维度,对“美食与旅游”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隆重开幕与学界盛誉8月7日下午,大会正式开幕。论坛执行主席、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主任阿良田麻里子教授主持开幕式。亚洲食学学会会长、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学研究所所长Ritirong Jiwakanon教授致开幕辞,他回顾了学会承续亚洲食学论坛十五年学术遗产、于2024年正式成立的历程,并阐述了其促进亚洲食学发展与饮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