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我院陶水木教授做客文澜讲坛 作“近代湖商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讲座

作者:徐丛丛    2024-09-18

97日上午,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应浙江图书馆之邀,做客文澜讲坛,在浙图曙光路馆二楼报告厅作“两浙名贤·文明互鉴”浙江历史名人系列讲座之“近代湖商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的专题讲座。陶水木教授以详尽的资料、图片,独到而有深度的分析,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到场读者讲述了近代湖商的崛起原因、历史地位、经营之道及当代启示。


陶教授指出,“中国丝绸看浙江,浙江丝绸看湖州。”湖州得天独厚、自古发达的蚕桑经济是湖商兴起的基础,而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是湖商崛起的历史契机。太平军进军湖州,又有大批南浔富户避居上海,并由此从事丝业贸易而兴起、发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商进入鼎盛期。他们拓展经营领域,大量向近代工业、金融业、盐业以及房地产等业投资经营,并出现了一批极具湖商特色的经营案例与代表人物。在众多湖州商人中,不得不提著名的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狮狗”家族,其财力之雄厚、影响力之大,在近代中国可谓盛极一时。


进入民国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湖商经济影响力逐渐衰微。对此,陶教授从三个方面的数据,给大家以直观的分析:其一为上海总商会中湖商占比下降,其二为湖商在沪创办或参与创办的企业数量占比下降,其三是在丝业同业组织中也失去垄断地位。究其原因,既有彼时日本缫丝工业的兴起,也有物美价廉的人造丝大量进口,同时还有各地不断扩大蚕丝业经营,湖丝市场因此受到严重挤压。


陶教授讲到,湖商衰微期也是其转型期。湖商进行了自身代际及经营的转型,调转方向,创新思路,重点向新式金融业、丝织业、棉纺印染业、建筑材料业等转型发展。湖商具有“爱国心、桑梓情”,他们秉持实业救国宗旨,创新创业,为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权做出了贡献,更在赓续文脉、承传文化、扶持教育、慈善救济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湖商的经营理念、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为当代湖商、浙商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与启示:即必须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必须交通优先、基础设施先行;必须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面对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必须创新技术,提高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次讲座,线下线上结合,线下读者近百人,读者们与陶教授热情互动交流,氛围热烈。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出席第五届中国慈善史年会并作主旨报告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史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麻风病隔离防疫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慈善与生命:中西互视与中国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日本东洋大学、韩国信韩大学等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出席会议并作《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研究》的主旨报告。陶水木在报告中指出,近30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在研究近代上海慈善团体经费时涉及房地产收益,但迄今没有对慈善团体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做过专门研究。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是近代上海慈善团体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且具有与其他慈善房地产建设项目不同的特点:一是开发物业具有综合性,除了住宅、商业街面房外,还有专门市场菜场,是民国时期慈善团体大型综合性房地产开发项目;二是开发资金筹措方式具有多样性,即既有以拟开发房地产连环抵押借款,又有以持有的有价证券质押融资。上海慈善团车站路地区房地产开发,为我们提供了慈善团体房地

详情

2025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成功举办

2025年8月7日至9日,主题为“美食与旅游(Gastronomy and Tourism)”的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琵琶湖校区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等多家知名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及业界代表参与,共同探讨美食与旅游在文化、经济与科技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在论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亚洲食学学会驻中国秘书处设立于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发表开幕贺辞指出,美食与旅游不仅是跨越国界的文化纽带,更是重要的经济引擎,为浙商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平台与发展通道。陈寿灿强调,推动亚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论坛开幕式上,亚洲食学学会授予102岁韩国学者尹瑞石教授“亚洲食学终身成就奖”,彰显了亚洲食学界对前辈学者的崇高敬意。大会还设有四场主旨演讲及多场平行论坛,围绕美食旅游、文化遗产、跨文化流动、科技创新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在“饮食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与创新”分论坛中,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

详情

浙商研究院深度参与共促美食旅游融合发展——2025亚洲食学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纵览

2025年8月7日至9日,以“美食与旅游(Gastronomy and Tourism)”为主题的2025亚洲食学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在日本立命馆大学琵琶湖校区召开。本次大会由亚洲食学学会(SAFS)、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RCGAS)、立命馆大学食品管理学会、和食文化学会(SJFS)、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学研究所等多家学术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中国(含港澳台)、泰国、韩国、美国、英国、意大利、伊朗、阿联酋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和业界代表参会。会议议程丰富,包括4场特邀主旨演讲、18组平行论坛的74篇口头发表及5篇海报发表,共计83篇学术成果,从地区振兴、文化传承、跨国交流到创新科技等多个维度,对“美食与旅游”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隆重开幕与学界盛誉8月7日下午,大会正式开幕。论坛执行主席、立命馆大学食学中心主任阿良田麻里子教授主持开幕式。亚洲食学学会会长、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学研究所所长Ritirong Jiwakanon教授致开幕辞,他回顾了学会承续亚洲食学论坛十五年学术遗产、于2024年正式成立的历程,并阐述了其促进亚洲食学发展与饮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