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我院陶水木教授出席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作者:徐丛丛    2024-07-09

7月5日,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教授陶水木出席首届“南浔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等6位专家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陶水木教授作了题为《南浔与近代中国:浔商的历史地位、经营之道与当代启示》的主旨报告。他指出:近代南浔曾是一都会,被张謇誉为“天下雄镇”;近代浔商曾是商海劲旅,仅丝商群体就有富可敌国的赞誉。浔商是托起近代南浔“天下雄镇”地位的支柱,是促进南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一步深入探讨近代浔商崛起、发展、转型的历程,揭示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地位,总结其经商特色与经营之道,将给当今南浔和浔商发展以诸多启示。


一是必须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近代浔商依托本地区发达的丝绸产业,抓住上海开埠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商贸中心的历史性机遇,及时切入生丝出口和洋布进口等进出口贸易,而崛起于商界,并以上海为扇轴轴心、以杭嘉湖宁苏锡扬为扇骨节点,在长三角地区多业经营而发展,因此带动南浔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近代以来浔商及南浔的发展证明:只有立足本地,主动融入大上海、长三角,浔商及南浔经济社会才能大发展、大繁荣。2018年国家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这又为南浔和浔商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南浔和当代浔商必须充分认识并利用南浔地处长三角沪宁杭、苏嘉湖核心城市群中心的区位优势,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既“接轨大上海,唱响双城记”,又融入长三角,演好大合唱。


二是必须交通优先、基础设施先行。近代浔商得以崛起,南浔经济社会得以一度辉煌,一个重要原因是便捷的水路交通。在近代交通兴起以前,南浔的交通优势非常明显。但近代交通兴起以后,水运由优势变为劣势,不少原依靠水道而兴的市镇甚至逐渐衰落。南浔的既有水运优势,降低了发展近代交通的紧迫性,反而影响了近代交通的发展,以致至1936年才通公路。至于铁路,毗邻的嘉兴、嘉善等地清末就已通火车,而湖州、南浔的“铁路梦”百年以后才得以实现。近代交通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浔商和南浔经济的发展,是原湖嘉并提的湖州逐渐落后于嘉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必须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近代浔商在20世纪20年代后的急速衰落,直接原因是中国丝业在国际竞争中失败,但也与部分浔商经营上相对保守、长期抱守丝业,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调整经营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有关。在丝业兴盛的清同光年间,浔商在丝业经营中获得巨额财富,其积累的货币资产就是宁波帮也只能望其项背。然而他们尤其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第一代浔商,没有象宁波帮那样,当近代工业、金融、航运等业产生之际及时将主要投资方向转向近代产业,而是把大量资金投向封建性地产、趋于没落的传统金融业典当及盐业、酱园等传统产业。以“四象八牛”第一代为代表的浔商在土丝业、封建性地产、盐业、典当、酱园等行业打下的厚实基础,成了他们后代固守的祖业,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桎梏。所以,当进入民国后中国丝业逐渐衰落、特别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丝业和上海房地产业一落千丈时,浔商总体而言无可奈何地衰落了。这说明根据经济形势和产业更替变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对于企业及商人群体的生存、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四是面对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必须打破陈规陋习,更新技术,提高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近代浔商的衰落,主要缘于中国丝业的衰落,而中国丝业衰落的主因是生丝质量问题。由于蚕种多病质劣、缫法落后,中国生丝在摇力、条纹、染色、光洁和标准化方面与日本、意大利生丝存在巨大差距,不适用于世界最大生丝进口国美国高速运转的丝织机使用,致使至20年代末,在占世界生丝进口量80%的美国市场,中国生丝仅占14%。


中国第一出口大宗生丝的衰落,影响国计民生至巨,所以清末以后呼吁改良蚕种、改进缫丝方法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总体而言,中国蚕丝改良成效甚微,以致丝业衰落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包括浔商在内的部分丝商昧于世界大势,对蚕丝改良怠于进取,泥守旧法,不事创新与改良,使丝质低劣依然如故,坐失国际市场。


五是企业家应当“心无旁骛做实业”。湖州(南浔)自古文风兴盛,这给近代浔商以深刻影响。儒家文化的一些传统和观念如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等,使以“四象八牛”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浔商,在经商致富之后把志趣、财力和精力转移到仕途、文化教育、艺术与收藏、营建院别业等非生产方面。虽然他们在仕途颇有建树,对文化艺术也有重大贡献,其营建的院墅别业有的至今仍是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其工商业经营却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他们逐渐淡出工商业舞台,南浔经济社会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浔镇也失却“天下雄镇”的历史地位。这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企业家必须“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这是本分”。


最新推荐

商道寻旅 | 砺沙成珠 漫绽光华——访欧诗漫控股集团创始人沈志荣

杏花沾衣,杨柳拂面,阳春三月,与美同行。3月13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浙商通志》总编辑陈寿灿教授一行前往德清,专访欧诗漫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沈志荣。人物名片沈志荣/1948 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跟随父亲到浙江德清生活。1967 年成功培育出第一颗人工养殖淡水珍珠,开启中国淡水珍珠规模养殖新纪元。他一手创办的欧诗漫集团也成为中国珍珠深加工行业龙头,打造出范本式中国珍珠产业链,成就一个民族品牌的传奇。现任欧诗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珍珠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产业化分会副会长等职务;曾荣获首届华德奖、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浙江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连续当选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寿灿:您一生专注珍珠事业,与珍珠相伴半个多世纪,这期间有怎样不凡的经历?沈志荣:我1948年出生,比新中国大一岁,在绍兴柯桥出生,后随家人到德清生活。小时候家境困苦,只读了五年半书,高小毕业就去雷甸联合养鱼场当学徒工。1967年初夏,19岁的我迎来命运转折。老

详情

陈寿灿出席“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2025年4月12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2025)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企业应用”主题,深入探索中国管理学派建设与企业儒学发展。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旨报告。 会上,陈寿灿教授受邀作题为《王阳明“良知恒照”说的管理学意义》的学术报告。陈寿灿教授首先以“良知恒照”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主要反映为切入,基于《答陆原静书》、《门人黄省曾录》、《门人陆澄录》等文献来源界定“良知恒照”说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其中,在《答陆原静书》(1524年)中,王阳明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此句首次将“恒照”与“良知”本体直接关联,阐明了“良知”作为先天具备的内在明觉状态;在《门人黄省曾录》中,王阳明认为:“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以“日”为喻象,强调“良知”不受外界限制的普照功能,以及不经意间便对万

详情

商道寻旅 | 创新领航 “今飞”昔比 传承奋进 智造未来——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炳灶

重阳佳节,丹桂飘香。10月11日,浙商书院金华驿站揭牌仪式在金华市举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为书院驿站揭牌,并专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在古朴雅致,散发浓郁文化气息的江南庭院——金华八咏楼边的燕方归书院,两人就今飞集团在时代浪潮下的发展战略、文化理念以及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人物名片/葛炳灶/葛炳灶,1963年出生于金华,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现任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2012“风云浙商”、浙江第十二届“绿叶奖”、浙商创新人物等荣誉。陈寿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先进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四梁八柱”。我们关注到作为传统制造业民企的今飞集团,能持之以恒发展科技,向新而行,乘风破浪,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葛总,请您介绍一下今飞集团目前的产业发展布局情况。葛炳灶:今飞集团的历史比较悠久,自1959年创办金华县农业机械厂起,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