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    2024-07-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立刻组织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研究。7月24日,研究院进一步开展集中学习,通过线下线上方式交流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教育部法学教指委委员、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陈寿灿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作机制”。这为我们认识并构建起中国式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

第一中国式政商关系是中国治理文化的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治理文化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源头活水,是政治、法治、德治、自治与智治的有机统一。

第二,中国式政商关系是解决现代国家治理的普遍面临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式政商关系是多元、多维的集合体,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联运与耦合,是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其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通过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中国式政商关系自觉顺应数字技术的变革、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同时,中国式政商关系的构建,基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探索数字文明时代政府积极有为的、面向未来的新型制度化政商良性互动关系。    

第四、中国式政商关系是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亲清统一既是实践规范也是价值导向,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良性工作机制,是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保障。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执行院长 吴波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明确了以“信心+环境+机会+能力”为核心的民营经济壮大发展系统方案。“两个毫不动摇”的一以贯之,坚定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科技环境、金融环境、产权环境、信用环境等全方位的提升优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破除民企市场准入壁垒、完善参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机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拓展了机会空间。推动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能力基础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浙商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指引下,浙江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平稳发展的压舱石、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共同富裕的主引擎我们相信,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浙江民营企业会通过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共建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把握时代机会、夯实治理管理能力,实现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发展。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 浙商博物馆馆长 杨轶清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决议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两个毫不动摇”理论的持续强化和最新表述,将会推动非公经济获得更加平等的地位,对民营经济发展是重大利好,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本次《决定》还明确宣示:“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此外三中全会公报中还提及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公平竞争刚性条件等许多具体表述,都是有利于民营经济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民营经济的三中全会精神,帮助民营企业准确完整的分享三中全会带来的“红利”。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研究员 韩玉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技术经理人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需求桥梁的“红娘”,是懂科技、懂市场、懂产业、懂资本、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方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建立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培体系,如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技术转移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学历教育;遴选若干技术经理人培养基地开展强化实务技能为导向的非学历教育。二是将技术经人才引进工作列入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搜罗招募高水平、复合型的技术转移人才。三是打通技术经理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构建技术转移行业规范体系。四是打造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智库


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办公室主任 余臻

二十届三中全会民营经济方面发出了积极信号,有力激发了民营企业家的奋斗精神。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如下: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被视为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一个重要会议,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强调了改革开放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会议提出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这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一举措表明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旨在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

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决定》强调要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这表明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主持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结题

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主持的“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是关于浙商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今年8月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结题名单,该项目正式结题。“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项目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申报并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包括沈联芳、钱新之、吴鼎昌、蔡声白、徐新六、俞寰澄、陆费逵、金润泉、项兰生、周庆云10部年谱10个子项。三年多来,项目组以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近代工商业者的高度评价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编纂与行文规范,深入挖掘相关档案、入选名商的著述、谱牒及文集、日记、笔记、调查统计等一手史料,并细致考辨,去伪存真,力求各部年谱全面、系统、准确反映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成为信史和精品,使10部年谱均一次性通过评审并全结题。《浙江近代名商年谱》由陶水木教授任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项兰生年谱》已于7月问世,其余9部年谱也将陆续出版。

详情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江涛一行来我院调研

9月13日上午,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涛,学会工作处处长张浩淼,副处长许宝喜带领由安徽省十几所高校青年社科学者组成的调研团队一行23人来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科研管理处处长屠春飞,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王晓蓬等陪同调研,并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方晶主持。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他表示,浙江和安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商脉相融,两省间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从历史角度看,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滋养了徽商和浙商在不同时期的崛起与辉煌。他真诚地欢迎安徽社科界领导和专家们到浙江,到浙商研究院交流指导考察调研。建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浙皖社科界互学互鉴,加强合作,特别期待就徽学与浙学、徽商与浙商、商帮文化与商伦理等方面开展共同的研究。王晓蓬向调研团队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以办学使命与发展愿景为引领的战略部署、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特色鲜明的平台建设,以及高水平

详情

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举行

9月8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亚洲食学论坛组委会承办,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的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论坛以“蔬食:亚洲饮食的传统和人类餐桌的未来”为主题,东东控股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亚洲食学学会副秘书长李娜主持论坛开幕式,东东控股董事长严庆东、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杜博思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食学研究院理事长田中爱子,美食作家、St.Cavish+Co餐饮顾问沈恺伟,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亚洲食学学会荣誉会长赵荣光教授等中、美、日三国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华大地上活跃着的一代代商人群体不仅繁荣了历史上的中国,也带动了亚洲文明,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发展。明代王阳明指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农工商,异业同道,这个“道”,是良知、是天道,也蕴含着商道与食道的相通。“民以食为天”,食生产、食生活是人类全部生活的重心。著名于史的丝绸之路的精神是“文化有根,文明无界”,丝绸之路既是商业文明之旅,也是饮食文化之旅;人们畅谈丝绸之路,离不开商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