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商历史文化研究团队简介

作者:    2024-06-19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当代浙商根植于浙江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于浙江灿烂的商业文明,承继了历史浙商的文化基因。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以浙商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大项目组队等方式,组建了包括法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学院和国内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团体,探究浙商的文化之源、精神之核和价值之本,研究浙商的历史发展、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团队负责人:

陶水木,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慈善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浙商历史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及《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50余篇。

团队成员:

陈寿灿,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司法部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在《哲学研究》《政法论坛》《新华文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陈新,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多项,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于希勇,博士、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拔尖人才。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浙江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多项,出版《以利养义:改革开放40年浙商参与公益研究》等专著3部,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宫云维,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主持教育部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子项目等多项,在《中国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文献》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郑根成,博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伦理学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在《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发表论文30余篇。

团队成员还包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绪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潘国旗教授、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李学功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谢一彪教授、上海市工商联档案史料研究知名专家王昌范及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主任彭晓亮、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刘俊峰、浙江科技学院潘标、湖州师范学院张剑等副教授、博士。

近年来,团队主持承担了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浙商通志》、“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新时代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四千精神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重大项目。《浙商通志》是浙商发展史上首部大型志书,它上启春秋战国下迄当代,不仅首次构建了《浙商通志》的结构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也为编篡其他地域商人通志提供了可参考、复制的蓝本。杭嘉湖名商年谱系列丛书选取近代杭嘉湖10位著名爱国商人作为研究对象,开拓性系统梳理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是其经济思想、工商业成就及其重要地位影响不但开拓和深化了相关名商研究,而且对推进近代企业史、行业史研究,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推荐

商道寻旅 | 砺沙成珠 漫绽光华——访欧诗漫控股集团创始人沈志荣

杏花沾衣,杨柳拂面,阳春三月,与美同行。3月13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浙商通志》总编辑陈寿灿教授一行前往德清,专访欧诗漫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沈志荣。人物名片沈志荣/1948 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跟随父亲到浙江德清生活。1967 年成功培育出第一颗人工养殖淡水珍珠,开启中国淡水珍珠规模养殖新纪元。他一手创办的欧诗漫集团也成为中国珍珠深加工行业龙头,打造出范本式中国珍珠产业链,成就一个民族品牌的传奇。现任欧诗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珍珠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产业化分会副会长等职务;曾荣获首届华德奖、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浙江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连续当选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寿灿:您一生专注珍珠事业,与珍珠相伴半个多世纪,这期间有怎样不凡的经历?沈志荣:我1948年出生,比新中国大一岁,在绍兴柯桥出生,后随家人到德清生活。小时候家境困苦,只读了五年半书,高小毕业就去雷甸联合养鱼场当学徒工。1967年初夏,19岁的我迎来命运转折。老

详情

陈寿灿出席“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2025年4月12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2025)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企业应用”主题,深入探索中国管理学派建设与企业儒学发展。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旨报告。 会上,陈寿灿教授受邀作题为《王阳明“良知恒照”说的管理学意义》的学术报告。陈寿灿教授首先以“良知恒照”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主要反映为切入,基于《答陆原静书》、《门人黄省曾录》、《门人陆澄录》等文献来源界定“良知恒照”说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其中,在《答陆原静书》(1524年)中,王阳明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此句首次将“恒照”与“良知”本体直接关联,阐明了“良知”作为先天具备的内在明觉状态;在《门人黄省曾录》中,王阳明认为:“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以“日”为喻象,强调“良知”不受外界限制的普照功能,以及不经意间便对万

详情

商道寻旅 | 创新领航 “今飞”昔比 传承奋进 智造未来——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炳灶

重阳佳节,丹桂飘香。10月11日,浙商书院金华驿站揭牌仪式在金华市举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为书院驿站揭牌,并专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在古朴雅致,散发浓郁文化气息的江南庭院——金华八咏楼边的燕方归书院,两人就今飞集团在时代浪潮下的发展战略、文化理念以及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人物名片/葛炳灶/葛炳灶,1963年出生于金华,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现任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2012“风云浙商”、浙江第十二届“绿叶奖”、浙商创新人物等荣誉。陈寿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先进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四梁八柱”。我们关注到作为传统制造业民企的今飞集团,能持之以恒发展科技,向新而行,乘风破浪,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葛总,请您介绍一下今飞集团目前的产业发展布局情况。葛炳灶:今飞集团的历史比较悠久,自1959年创办金华县农业机械厂起,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