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商历史文化研究团队简介

作者:    2024-06-19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当代浙商根植于浙江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于浙江灿烂的商业文明,承继了历史浙商的文化基因。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以浙商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大项目组队等方式,组建了包括法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个学院和国内多所高校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团体,探究浙商的文化之源、精神之核和价值之本,研究浙商的历史发展、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团队负责人:

陶水木,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慈善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浙商历史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及《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50余篇。

团队成员:

陈寿灿,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司法部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在《哲学研究》《政法论坛》《新华文摘》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陈新,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多项,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于希勇,博士、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拔尖人才。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浙江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多项,出版《以利养义:改革开放40年浙商参与公益研究》等专著3部,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

宫云维,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主持教育部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子项目等多项,在《中国史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文献》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郑根成,博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伦理学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在《哲学动态》《伦理学研究》《道德与文明》发表论文30余篇。

团队成员还包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绪武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潘国旗教授、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李学功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谢一彪教授、上海市工商联档案史料研究知名专家王昌范及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主任彭晓亮、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刘俊峰、浙江科技学院潘标、湖州师范学院张剑等副教授、博士。

近年来,团队主持承担了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浙商通志》、“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新时代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四千精神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重大项目。《浙商通志》是浙商发展史上首部大型志书,它上启春秋战国下迄当代,不仅首次构建了《浙商通志》的结构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也为编篡其他地域商人通志提供了可参考、复制的蓝本。杭嘉湖名商年谱系列丛书选取近代杭嘉湖10位著名爱国商人作为研究对象,开拓性系统梳理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特别是其经济思想、工商业成就及其重要地位影响不但开拓和深化了相关名商研究,而且对推进近代企业史、行业史研究,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推荐

探源浙学精粹 解码浙商基因——《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的专著《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15.8万字,分“文化与经济”“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两晋之前浙学传统的成长”“宋以降浙学传统的成型”“浙商的兴起与发展”“浙商精神的内涵与演进”六章,以独到的学理眼光与深邃的文化自觉,系统梳理了浙学的思想渊源、精神特质及其与浙商文化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学术—精神—实践”三位一体的演进逻辑,为理解浙江的发展经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章节目录】【内容简介】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标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浙商崛起的历程写照,同时也是浙江文化传统的实践展开。浙学与浙商的关联,本质上是人文精神与市场逻辑的深度融合。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文化传统,为浙江民营经济提供了文化根基与价值导向,而民营经济的创新实践,又反身激活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突破了传统“文化史—经济史”割裂的研究路径,将“浙学”与“浙商”置于统一的价值框架与理论逻辑中加以考察。本书强调,浙学不是纯

详情

浙商 大智库|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举行

风起东海好扬帆,之江正涌伦理潮。2025年9月13-14日,由浙江省伦理学会和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学术团体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东海之滨“海上花园”洞头,共同探讨伦理发展,汇聚学界智慧,为构建负责任、向善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浙江的伦理思考和实践经验。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一行参会交流。浙江省社科联社团处处长黄获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世界,既带来了伦理挑战,也为伦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期待浙江省伦理学会积极加强跨学科对话,推动伦理学者、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的广泛合作,共同构建既符合技术发展又满足人性需求的伦理准则;聚焦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省域治理提供坚实的伦理支撑和科学的决策参考;同

详情

三方携手启新程!浙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9月2日下午,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浙商大创业园顺利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三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原则,在新浙商赋能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签约仪式由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主持,三方核心代表悉数出席。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徐八达、副院长徐永根,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戚燕,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斌等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陈寿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为关键趋势。三方合作兼具天然必要性与坚实基础:省人才集团拥有广阔的人才服务网络,浙商研究院深耕浙商研究与赋能,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专注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三者可通过“合作共赢的初心、行之有效的机制、三向奔赴的共情”,为浙商精神注入新内涵,为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戚燕总经理结合自身对阳明文化的认同与实践,提出三项具体合作方向:共同举办新质浙商传习营,创新传播阳明文化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