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商道寻旅|敢为天下先 闯出一片天——《浙商通志》编委会走访“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章华妹

作者:    2024-04-22

春暖花开,生机盎然。321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浙商通志》总编辑陈寿灿教授一行前往温州,走访领取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章华妹。


人物名片 


/章华妹/

章华妹,1961年出生于温州市鹿城区,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 之《纽扣》主人公原型 。

1980年,19岁的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编号为“工商证字第10101号”的营业执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持有者,开始合法经营小百货,踏上光明正大的创业之路。

2004年,章华妹被浙江电视台和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的奖牌,同年11月,以温州五个“全国第一”之名参加“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典礼”,登上央视舞台。


在浙商博物馆二楼展厅“破冰起航”版块,一份编号“工商证字第10101号”旧版营业执照引人驻足。毛笔填写且附有营业者照片的泛黄执照,印刻改革春讯,它改变了一个普通温州姑娘章华妹的命运,定格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珍贵的历史标签。

温州大象城国际服装面辅料中心的“华妹辅料”商铺,“中国第一位个体工商户”的招牌引人注目。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照片上扎着两条麻花辫,青春懵懂,笑容灿烂的温州姑娘章华妹,现已年过花甲,瘦削的身材,利落的短发,63岁的她看起依然精神干练,年轻时尚。操着浓重温州口音的普通话,章华妹欣然应答,侃侃而谈,分享她的创业经历和生活智慧。


讨生活 无意间领取“第一照” 梦想照进现实 

   

章华妹出生在温州市鹿城区的一个工人家庭,家里七个兄弟姐妹。工厂上班的父亲凭一己之力挑起养活9口之家的重担,日子过得很艰难,章华妹甚至无奈中途辍学照顾病重的母亲。父母退休后,哥哥们顶替岗位进工厂上班,工作的机会轮不到家中最小的章华妹,她成了一个待业青年。

没有铁饭碗,只能自己努力找饭碗,自谋生路讨生活。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神州大地,在温州这座素有崇实重商传统的城市中,已有人尝试着做小生意。当时的解放北路算是温州城中最热闹最繁华的一条街,街上有国营单位,集体企业,有百货商场,大饭店,也有不少摆摊做生意的。家住解放北路的18岁待业青年章华妹也学着别人的样,在家门口支张小桌子,卖些针头线脑、纽扣表带之类的日用小商品。这悄悄开张的“店铺”得到她父亲的支持。解放前做过布匹生意的章爸爸觉得自己的小女儿身上有“生意人”的天赋和基因,聪明伶俐,能说会道,不怕吃苦有韧性。

 “我们开始摆摊都是偷偷摸摸的。当时国家还没有出台政策允许个人做生意,摆摊属于非法的、投机倒把的行为。“打办”(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一出现,我们这些小商贩就赶紧收摊关门,或者端着小摊逃到巷子里躲起来,否则被抓住就要罚款,货也要被没收处理。”章华妹回忆说,除了和管理人员玩猫鼠游戏,因那时社会观念仍然较为保守,老同学都瞧不起她这个没有正经工作的摆摊妹,路过还假装不认识,让她感觉抬不起头。

 “别人上班赚钱,我也在赚钱,靠着几毛几分的小生意,我赚的钱不比工厂上班的哥哥的工资少。都是为了好好的生活,一样的,想开了就好。”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贴补家用,减轻父母的负担,这又让章华妹有点自豪,她乐观地宽慰自己。当时她的梦想就是能在解放北路上光明正大地做生意,谋份体面的营生。

1979年冬天,有一天,刚成立不久的温州市鼓楼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到章华妹家门口,拦住正要收摊关门的她,告诉她对个人做生意国家政策放开了,只要去填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合法地摆摊。章华妹和其他小商贩一样,将信将疑,也担心填表会不会留下证据对自己不利。父亲鼓励她去办证,说有证后,应该不再需要偷偷摸摸、东躲西藏了。这不正是她的梦想吗?章华妹鼓起勇气,带头去工商所填了表格并交了2张照片。

章华妹依然清楚地记得,等了将近一年时间,19801211日,她从温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陈寿铸的手中领到了一份编号“10101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执照上的信息是用毛笔填写的,为防止他人借用,执照上还贴着经营者的照片。

第一份营业执照的发放,标志着中国对商业的一次解禁,点燃了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由此带动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彼时章华妹并不知道她领取的营业执照上编号的意义,不知道整个温州第一批发放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有1844份,她是第一个,更没有意识到,他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个体户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但她清楚地知道理想的光芒照进了现实,她可以安心创业,合法经营,靠奋斗脱贫致富了。


真生活  商海几度沉浮 大时代中踏浪前行


获得国家颁发的营业执照,摆摊的章华妹做事就多了份底气,挺直了腰杆。她开始放心大胆扩大经营规模,大大方方订货卖货。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她干脆腾空家里一楼堂屋,添置几组柜台,将小摊升级为十几平米的日用百货小店,将执照挂在醒目的位置,正式对外营业。

1982年年底,章华妹结婚了,婚后,她和很多普通女孩一样,一心只想过相夫教子的安稳日子,就把小店交给了兄长经营。但是,买房、照顾小孩等现实问题迎面而来,借钱买房欠下的债务让生活又变得困难了。章华妹决定重出江湖,另起炉灶做生意。彼时温州的民营经济正欣欣向荣,遍地是老板。机缘巧合下,章华妹结识了做羊毛衫生意的老板,在交流中得知有珠片装饰的羊毛衫更畅销。当时温州已经有多家服装厂,还有羊毛衫生产基地,但没有专卖这种珠片的,头脑灵活的章华妹嗅到了商机,于是,她果断跟进,专心做起服装辅料珠片的代理销售。敢于尝新,抢得先机,章华妹夫妇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成功跻身令人羡慕的“万元户”行列。

赚钱的行业,市场竞争就激烈,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珠片经营的利润就越来越薄,章华妹决定转行,她盯上了当时高利润的皮鞋生意。1990年,夫妻俩将所有积蓄都用于跟人合伙办皮鞋厂。但隔行如隔山,由于不了解皮鞋的制作工艺和小作坊的管理,缺乏相关行业经验,这次转行算是翻了船。几年下来,除了积压的几仓库皮鞋存货外,她不仅亏光了积蓄,还欠了供应商不少钱。

回忆那段失败的经历,章华妹感慨不已:“做生意起起落落,有赚有亏,我都能接受。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没什么可怕的。不过,我也认真的想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还是应该选择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脚踏实地去做好,才能东山再起。不熟就不要做!

背一身债,章华妹重新做回老本行,在温州妙果寺市场租了间十几个平方的店面,专做纽扣批发。懂行的她了解产品特点,了解客户需求,结合自己多年经商经验,她很快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断在细分领域里做强,做精。从专卖时装纽扣,到男装纽扣,发展到专做高档西服纽扣,从最初的批发市场进货,到直接找厂家提供样品进行定做,她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范围和经营思路,生意又红火起来。1997年,夫妻俩不仅再次还清了债务,还花了30万元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再次成功跻身温州最早的“有车一族”。

2004年,浙江电视台发起寻找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的活动,当有关部门根据申领的营业档案找到章华妹时,她才知道,20多年前自己迫于生计而为之的小举动,竟然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篇章。同年11月,她参加央视举办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典礼”,登上央视舞台,变得家喻户晓。

随着营商环境日渐优化,章华妹的生意越做越大,2007年,她把店铺搬到市区人民西路,店面扩大到200多平方,还开始自主设计纽扣。经过深思熟虑,她与许多个体工商户一样选择转型升级,注册成立了“温州市华妹服装辅料有限公司”,自己出任公司董事长。

商海沉浮,不惧风浪,与时代并肩,勇立潮头,章华妹越走越稳。

朋友们翘起大拇指点赞:华妹,你真生活!

温州话中的“真生活”,是温州人朴素的价值观里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就是真本事,真厉害,了不起的意思。


新生活 不忘奋斗底色 致富接力棒传给年轻人


当“中国个体户第一人”的特殊身份经媒体报道而被越来越多人知晓,章华妹欣喜地发现,她的生意做得越来越顺,有不少客户是慕名前来洽谈生意的。那个营业执照就是最好的信用背书,最打动人的广告,客户冲着“第一人”的名头来,觉得诚信有保障,可放心合作。

她还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支持和认可,获得了不少奖项和荣誉。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高光时刻也化成了她的幸福记忆,激励着她:

201612月,章华妹做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代表,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会见。

20185月,以章华妹的名字命名的温州华妹服装面辅料市场开业。

2019年初,章华妹的名字被写入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培育一批新时代章华妹式的大众创业者。

同年8月,章华妹被授予第五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并在表彰大会上作代表发言,将浙商创业故事讲到全国。

20238月,浙江省首次单独为个体工商户召开全省性大会——浙江省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章华妹被授予首届“最美浙江人.最美个体劳动者”称号。

章华妹指着店内货柜上摆放着的一排奖牌和照片向我们一一介绍,最边上这张照片是2023915日她作为温州站的第10棒火炬手,在传递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深感自豪和激动。火炬点燃的是激情和梦想,传递的是精神和力量。于她而言,传递亚运圣火,是一份莫大的荣誉,她要不负重托,接续奋斗,为温州增光,为个体户增光。

 “当年我拿到全国第一本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是运气,更幸运的是,我们这一批人赶上好时代,遇上好政策。”章华妹感恩时代,改革开放给了我机遇和勇气,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今天的我可能还只是一个在小胡同里卖日用品,为生活奔波的老太太。”

从领取“10101号”执照至今已40多年,章华妹先后四次更换了营业执照,她一直坚持做她自认为的“小生意”。而在温州,小个体,大能量,小纽扣,大市场,不起眼的纽扣,已不知成就了多少创业者的财富梦想。从商几十年,经历过不少困难,章华妹从未因质量、服务问题被投诉。她坚守服务到家的初心,亲自把关每一道生产销售环节,以诚相待,想尽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小生意中打造出大IP,以诚信和优质树起华妹金字招牌。许多客户都是合作十几年之久的老朋友了。

如今,章华妹虽精力依旧充沛,但毕竟已年过花甲,自觉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以前,都是线下交易,客户上门看货下单,现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公司业务都是通过微信、QQ、电商平台下单,我对网络不在行,所以几年前就决定退居二线,把生意交给儿子、儿媳打理,我鼓励他们以年轻人的思维去经营,跟上新形势。”她现在退而不休,还是在做传帮带的工作,扶上马,再送一程。“别看就是些纽扣,要认全型号、编号也需要不少时间,现在产品更新又很快,还得多去市场走走,看看,多钻研,多学习。”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40多年过去,温州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市场经济的发祥地,成为了一座具有时代标本意义的特殊城市。当前,温州正从“创业之都”奋力迈向“创新之城”。章华妹说,温州人历来很会做生意,特别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又善于把握机会,利用政策,创造机遇,所以很多人都创业成功。传好代,接好班,温州的“后生儿”要敢于创新,把企业办得越来越好,也要继续发扬温州老一辈创业者的“四千精神”。相信年轻一代一定能擦亮老一辈创下的品牌,事业做得更出色,生活过得更出彩!”

以平凡致不凡,以勇气创奇迹。从“投机倒把”的摆摊妹到持证上岗的个体户,从日用百货“万元户”店主,到资产千万的企业家,章华妹的创业经历充满传奇,这是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巨变的转折期,抓住机遇,大胆行动,以持续奋斗演绎的独特人生,同时也是温州、浙江乃至中国民营经济应时而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的缩影,个人的经历也成为国家记忆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片段。

敢为天下先,闯出一片天。一有土壤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章华妹所展示的是“草根浙商”的风采,也是风云浙商的形象

 “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指向未来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主持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结题

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主持的“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是关于浙商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今年8月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结题名单,该项目正式结题。“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项目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申报并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包括沈联芳、钱新之、吴鼎昌、蔡声白、徐新六、俞寰澄、陆费逵、金润泉、项兰生、周庆云10部年谱10个子项。三年多来,项目组以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近代工商业者的高度评价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编纂与行文规范,深入挖掘相关档案、入选名商的著述、谱牒及文集、日记、笔记、调查统计等一手史料,并细致考辨,去伪存真,力求各部年谱全面、系统、准确反映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成为信史和精品,使10部年谱均一次性通过评审并全结题。《浙江近代名商年谱》由陶水木教授任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项兰生年谱》已于7月问世,其余9部年谱也将陆续出版。

详情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江涛一行来我院调研

9月13日上午,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涛,学会工作处处长张浩淼,副处长许宝喜带领由安徽省十几所高校青年社科学者组成的调研团队一行23人来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科研管理处处长屠春飞,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王晓蓬等陪同调研,并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方晶主持。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他表示,浙江和安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商脉相融,两省间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从历史角度看,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滋养了徽商和浙商在不同时期的崛起与辉煌。他真诚地欢迎安徽社科界领导和专家们到浙江,到浙商研究院交流指导考察调研。建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浙皖社科界互学互鉴,加强合作,特别期待就徽学与浙学、徽商与浙商、商帮文化与商伦理等方面开展共同的研究。王晓蓬向调研团队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以办学使命与发展愿景为引领的战略部署、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特色鲜明的平台建设,以及高水平

详情

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举行

9月8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亚洲食学论坛组委会承办,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的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论坛以“蔬食:亚洲饮食的传统和人类餐桌的未来”为主题,东东控股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亚洲食学学会副秘书长李娜主持论坛开幕式,东东控股董事长严庆东、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杜博思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食学研究院理事长田中爱子,美食作家、St.Cavish+Co餐饮顾问沈恺伟,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亚洲食学学会荣誉会长赵荣光教授等中、美、日三国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华大地上活跃着的一代代商人群体不仅繁荣了历史上的中国,也带动了亚洲文明,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发展。明代王阳明指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农工商,异业同道,这个“道”,是良知、是天道,也蕴含着商道与食道的相通。“民以食为天”,食生产、食生活是人类全部生活的重心。著名于史的丝绸之路的精神是“文化有根,文明无界”,丝绸之路既是商业文明之旅,也是饮食文化之旅;人们畅谈丝绸之路,离不开商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