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新时代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四千精神学术研讨会召开

作者:    2024-04-26

423日,新时代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四千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浙商研究院举行。来自政府、智库、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

 

 

省文化研究工程重点项目“浙江红色精神谱系·四千精神”课题组成员涂言豪博士首先就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内容框架进行汇报,介绍了“四千精神”的整体背景,历史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四千精神”内容的主要探索:“四千精神”的提炼概括、精神内涵、时代价值和在浙江的实践。课题组提出“四千精神”的精神内涵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事疾妄的“求实”精神、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交流研讨阶段,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认为“四千精神”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创新创业的精神,同时也对当下全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家信心提振具有重要意义。他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方法上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建议在坚持全局性、典型性和目的性三大特点的基础上,从历史、人文、实践和发展四重逻辑来深刻理解和系统阐述“四千精神”的内涵意蕴。

 

 

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建议以更宏大的历史观,更宽广的视野,更包容的态度,在历史纵深中探寻浙商文化脉络谱系,挖掘文化基因,多维度解读四千精神。他认为通过梳理浙江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历代名人大家的论述、历代王朝执政理念以及家族、家谱等乡贤文化四大历史发展脉络,可概括出浙商文化传承的七大基因:知行合一、义利双行、工商皆本、士民同道、兼容并包、诚信戒欺、崇德尚俭。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金杨华教授认为,“四千精神”是浙江人民的首创精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强调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从精神层面对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使得“四千精神”的研究更具价值。

 

 

浙江省社科院原院长何显明认为,“四千精神”是市场化改革初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创新精神,是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出的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概括。浙江的文化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大,具多元性和交融性的特征,他认为课题组在思想传统挖掘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他建议还可从生存环境、人文环境的角度切入加以研究。

 

 

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钭利珍教授表示,研究“四千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新时代,重燃“四千精神”,能更好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家的内在精神力量,将其角色和身份感链接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任,使新时代企业家成为民族发展和未来美好事业的守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激发有更大志向和抱负的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

 

 

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认为,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角度看,浙江是北方和南方、海水与淡水、中央和民间交汇处,政治和经济发展较平衡,其特殊性决定了它成为观察中国的样本和重要窗口的最好选择,红色是浙江的标准色,发轫于浙南的“四千精神”也是浙江人的群体精神,创新性地发展为浙江红色精神谱系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商研究院特聘教授陶水木认为,在不同政治环境、历史条件下,使用不同的词语对浙商精神进行概括,虽表述版本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四千精神”在近代浙商中即有所体现,如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创新进取,开拓开放等优秀品质,“四千精神”是近代浙商精神的延续、传承和发展。

 

 

乐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虞维克在会上作交流发言,简要介绍了乐清“四千精神”三大历史成因和六个发展阶段,“敢、拼、义、新”四字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以及“四千精神”在乐清的生动实践。

 

 

浙商研究院院长、智库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四千精神是浙商创新创业砥砺前行的显明标识,是浙江红色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精神的有机组成。通过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暨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将继续拓展视野,将四千精神置于更宏阔的时空场域与学术语境中进行考察。既要探究其从何而来,也要明确其去往何方,既要关注浙江的地域特色,也要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迁背后的精神变迁和文化因子。感谢各位专家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和结构布局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课题组将继续完善,努力构建浙商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着力赋能新时代浙商高质量发展。

 

 

 

 

 


最新推荐

我院陶水木教授主持的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结题

我院特聘教授陶水木主持的“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是关于浙商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今年8月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结题名单,该项目正式结题。“近代杭嘉湖名商年谱”项目是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企业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申报并被批准立项的,项目包括沈联芳、钱新之、吴鼎昌、蔡声白、徐新六、俞寰澄、陆费逵、金润泉、项兰生、周庆云10部年谱10个子项。三年多来,项目组以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对浙江近代工商业者的高度评价为指导,制定科学的编纂与行文规范,深入挖掘相关档案、入选名商的著述、谱牒及文集、日记、笔记、调查统计等一手史料,并细致考辨,去伪存真,力求各部年谱全面、系统、准确反映各位谱主的生平与思想,成为信史和精品,使10部年谱均一次性通过评审并全结题。《浙江近代名商年谱》由陶水木教授任总主编,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项兰生年谱》已于7月问世,其余9部年谱也将陆续出版。

详情

安徽省社科联副主席江涛一行来我院调研

9月13日上午,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江涛,学会工作处处长张浩淼,副处长许宝喜带领由安徽省十几所高校青年社科学者组成的调研团队一行23人来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科研管理处处长屠春飞,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王晓蓬等陪同调研,并座谈交流。座谈会由浙江省社科联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方晶主持。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他表示,浙江和安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商脉相融,两省间的交流合作由来已久。从历史角度看,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滋养了徽商和浙商在不同时期的崛起与辉煌。他真诚地欢迎安徽社科界领导和专家们到浙江,到浙商研究院交流指导考察调研。建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浙皖社科界互学互鉴,加强合作,特别期待就徽学与浙学、徽商与浙商、商帮文化与商伦理等方面开展共同的研究。王晓蓬向调研团队介绍了浙江工商大学以办学使命与发展愿景为引领的战略部署、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取得的成绩、特色鲜明的平台建设,以及高水平

详情

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举行

9月8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亚洲食学论坛组委会承办,亚洲食学学会主办的2024第十四届亚洲食学论坛(杭州站)在杭州白金汉爵大酒店举行。论坛以“蔬食:亚洲饮食的传统和人类餐桌的未来”为主题,东东控股有限公司独家支持。亚洲食学学会副秘书长李娜主持论坛开幕式,东东控股董事长严庆东、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分别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杜博思教授,日本可持续发展食学研究院理事长田中爱子,美食作家、St.Cavish+Co餐饮顾问沈恺伟,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亚洲食学学会荣誉会长赵荣光教授等中、美、日三国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华大地上活跃着的一代代商人群体不仅繁荣了历史上的中国,也带动了亚洲文明,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发展。明代王阳明指出“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农工商,异业同道,这个“道”,是良知、是天道,也蕴含着商道与食道的相通。“民以食为天”,食生产、食生活是人类全部生活的重心。著名于史的丝绸之路的精神是“文化有根,文明无界”,丝绸之路既是商业文明之旅,也是饮食文化之旅;人们畅谈丝绸之路,离不开商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