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成功举办

作者:    2024-05-11



2024510日,是第8个中国品牌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重要论述10周年,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联合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省商务厅对外贸易服务中心)、西湖区人民政府在浙商大创业园举办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助力浙江品牌出海,开拓非洲市场。
180余家浙江品牌企业及服务商积极参与活动,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加纳、喀麦隆等10多个非洲国家的智库专家、商务人士及青年创客来到现场对接交流,浙江省商务厅、公安厅、进出口银行、中信保等部门的领导到会开展政策解读和现场指导。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在致辞指出:浙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群体,“地瓜”的藤蔓伸向世界各地。今天的非洲,消费潜力巨大,是全球经济的“蓝海市场”。在当前全球化新趋势下,高质量出海已成为新的风向标。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举办品牌出海主题活动,旨在汇聚政、企、学、研各方力量,为浙商分析把脉出海趋势,为浙江企业全球化征程探寻方向。今年的会议还为浙江品牌出海非洲展开资源对接,在多个领域就热点议题碰撞智慧、畅通信息、拓展渠道,为出海企业提供落地路径、资源流转的全方位学习与对接机会,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策略,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实践浙非合作“双向奔赴 融合共赢”的初衷。



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主任骆林勇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曾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非洲是21世纪的希望热土,要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浙江省将浙非合作深度融入总体战略布局,稳步推进深化对非贸易合作,创建了新时代中非地方合作的典范。今天举办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就是希望通过加强浙江与非洲政府、企业家、友好人士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对接,深挖贸易合作潜力,为有志闯荡非洲的浙江外贸企业领路,为更多浙江品牌商品走进非洲市场保驾护航。



会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分别进行了浙江品牌出海的政策宣讲和主题案例分享。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外贸服务部部长王辰悦、浙江省公安厅机场签证办事处支队长刘纪欧、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一处处长王锦华、中信保浙江分公司业务管理处高级经理屠超杰,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国家贸易与区域一体化研究室的主任马辛加分别就各自领域品牌出海的政策进行具体专业的解读。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中非桥创始人赵浩兴教授,吉布提总统顾问、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博士,中国外贸家创始人、董事长王跃能结合各自的品牌出海服务体会及实践经验,作生动的案例分享,为现场企业家提供了浙江企业品牌出海的新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


在专家、企业家主题对话环节,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谢宏、英百瑞生物医药公司董事长苗振伟、中非南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天虹、Bidvest南部非洲中国区负责人夏莉、鲲鹏云上跨贸服务公司总经理沈谊宇、脉链集团非洲中东大区负责人罗承芳、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季秀梅分别结合自身从事的品牌出海业务进行主题分享和精彩对话,提出了有关浙江品牌出海营销非洲的思考和建议。


分享结束后,与会的160余位企业来宾与来自政府、高校、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国际贸易服务机构、非洲本土人才服务机构等30余家服务机构开展深入精准的资源对接活动。


活动现场,中非桥与英百瑞、杰品农业、中非南隆、焦点科技、波斯工具、百佳荟等6家品牌企业签署浙江品牌出海非洲结对服务协议,同时发布了赋能非洲青年创新创业的“拉非客”新版APP


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作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将持续关注、研究全球化新浪潮下华商、浙商面临的时代课题,持续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努力打造更具国际化视野、政商学研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成为多方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基层制度建构与有效运行的重要窗口。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