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成功举办

作者:    2024-05-11



2024510日,是第8个中国品牌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重要论述10周年,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联合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省商务厅对外贸易服务中心)、西湖区人民政府在浙商大创业园举办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助力浙江品牌出海,开拓非洲市场。
180余家浙江品牌企业及服务商积极参与活动,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加纳、喀麦隆等10多个非洲国家的智库专家、商务人士及青年创客来到现场对接交流,浙江省商务厅、公安厅、进出口银行、中信保等部门的领导到会开展政策解读和现场指导。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在致辞指出:浙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群体,“地瓜”的藤蔓伸向世界各地。今天的非洲,消费潜力巨大,是全球经济的“蓝海市场”。在当前全球化新趋势下,高质量出海已成为新的风向标。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举办品牌出海主题活动,旨在汇聚政、企、学、研各方力量,为浙商分析把脉出海趋势,为浙江企业全球化征程探寻方向。今年的会议还为浙江品牌出海非洲展开资源对接,在多个领域就热点议题碰撞智慧、畅通信息、拓展渠道,为出海企业提供落地路径、资源流转的全方位学习与对接机会,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策略,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实践浙非合作“双向奔赴 融合共赢”的初衷。



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主任骆林勇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曾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指出,非洲是21世纪的希望热土,要推动中非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浙江省将浙非合作深度融入总体战略布局,稳步推进深化对非贸易合作,创建了新时代中非地方合作的典范。今天举办浙江品牌出海非洲主题活动暨资源对接会,就是希望通过加强浙江与非洲政府、企业家、友好人士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双方资源的整合对接,深挖贸易合作潜力,为有志闯荡非洲的浙江外贸企业领路,为更多浙江品牌商品走进非洲市场保驾护航。



会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分别进行了浙江品牌出海的政策宣讲和主题案例分享。浙江省国际经济博览中心(浙江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外贸服务部部长王辰悦、浙江省公安厅机场签证办事处支队长刘纪欧、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一处处长王锦华、中信保浙江分公司业务管理处高级经理屠超杰,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国家贸易与区域一体化研究室的主任马辛加分别就各自领域品牌出海的政策进行具体专业的解读。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中非桥创始人赵浩兴教授,吉布提总统顾问、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博士,中国外贸家创始人、董事长王跃能结合各自的品牌出海服务体会及实践经验,作生动的案例分享,为现场企业家提供了浙江企业品牌出海的新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


在专家、企业家主题对话环节,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谢宏、英百瑞生物医药公司董事长苗振伟、中非南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柳天虹、Bidvest南部非洲中国区负责人夏莉、鲲鹏云上跨贸服务公司总经理沈谊宇、脉链集团非洲中东大区负责人罗承芳、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季秀梅分别结合自身从事的品牌出海业务进行主题分享和精彩对话,提出了有关浙江品牌出海营销非洲的思考和建议。


分享结束后,与会的160余位企业来宾与来自政府、高校、金融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国际贸易服务机构、非洲本土人才服务机构等30余家服务机构开展深入精准的资源对接活动。


活动现场,中非桥与英百瑞、杰品农业、中非南隆、焦点科技、波斯工具、百佳荟等6家品牌企业签署浙江品牌出海非洲结对服务协议,同时发布了赋能非洲青年创新创业的“拉非客”新版APP


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作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将持续关注、研究全球化新浪潮下华商、浙商面临的时代课题,持续举办中国品牌日活动,努力打造更具国际化视野、政商学研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成为多方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基层制度建构与有效运行的重要窗口。


最新推荐

探源浙学精粹 解码浙商基因——《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的专著《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15.8万字,分“文化与经济”“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两晋之前浙学传统的成长”“宋以降浙学传统的成型”“浙商的兴起与发展”“浙商精神的内涵与演进”六章,以独到的学理眼光与深邃的文化自觉,系统梳理了浙学的思想渊源、精神特质及其与浙商文化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学术—精神—实践”三位一体的演进逻辑,为理解浙江的发展经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章节目录】【内容简介】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标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浙商崛起的历程写照,同时也是浙江文化传统的实践展开。浙学与浙商的关联,本质上是人文精神与市场逻辑的深度融合。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文化传统,为浙江民营经济提供了文化根基与价值导向,而民营经济的创新实践,又反身激活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突破了传统“文化史—经济史”割裂的研究路径,将“浙学”与“浙商”置于统一的价值框架与理论逻辑中加以考察。本书强调,浙学不是纯

详情

浙商 大智库|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举行

风起东海好扬帆,之江正涌伦理潮。2025年9月13-14日,由浙江省伦理学会和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学术团体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东海之滨“海上花园”洞头,共同探讨伦理发展,汇聚学界智慧,为构建负责任、向善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浙江的伦理思考和实践经验。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一行参会交流。浙江省社科联社团处处长黄获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世界,既带来了伦理挑战,也为伦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期待浙江省伦理学会积极加强跨学科对话,推动伦理学者、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的广泛合作,共同构建既符合技术发展又满足人性需求的伦理准则;聚焦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省域治理提供坚实的伦理支撑和科学的决策参考;同

详情

三方携手启新程!浙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9月2日下午,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浙商大创业园顺利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三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原则,在新浙商赋能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签约仪式由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主持,三方核心代表悉数出席。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徐八达、副院长徐永根,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戚燕,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斌等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陈寿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为关键趋势。三方合作兼具天然必要性与坚实基础:省人才集团拥有广阔的人才服务网络,浙商研究院深耕浙商研究与赋能,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专注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三者可通过“合作共赢的初心、行之有效的机制、三向奔赴的共情”,为浙商精神注入新内涵,为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戚燕总经理结合自身对阳明文化的认同与实践,提出三项具体合作方向:共同举办新质浙商传习营,创新传播阳明文化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