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痛悼!娃哈哈集团创始人、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逝世

作者:    2024-02-25

1708996030170879.jpeg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浙商总会第一届理事会荣誉会长,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宗庆后,194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共产党员,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优秀企业家、教育部先进工作者、中华慈善奖、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建设先进工作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百余项荣誉称号。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开启了他白手起家的励志创业史。创业初期,他骑着三轮车去送货。1988 年,企业成功开发投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短短三年时间,娃哈哈产值破亿。1991 年,娃哈哈兼并了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三个月将其扭亏为盈。兼并成功后,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成立。此后,娃哈哈‘‘西进北上,先后在全国建立180余家分公司,有三分之一的工厂建在老少边穷地区,实现了先富帮后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宗庆后深耕食品饮料主业,在其带领下,娃哈哈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民营饮料生产企业,规模效益连续二十年蝉联中国饮料行业第一, 为中国500强企业、中国百强民营企业。宗庆后曾三度登顶《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和胡润大陆富豪榜的榜首。同时,他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中国扶贫事业的先行者。截至2023年,娃哈哈慈善基金会累计公益捐赠超过7亿元。 

1708996085718501.jpeg

2022127日,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专题活动之一的浙商文化论坛在杭州浙商博物馆举行。海内外嘉宾欢聚一堂,以“共创共富共享——新时代浙商文化的升级”为主题,共话浙商文化新形态,寻找浙商持续高质量发展、勇当“两个先行”排头兵的现实路径。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拒绝躺平 持续奋斗”的振奋人心的主题演讲。论坛开始前,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对宗总做了一次简短不简单的访谈。

陈寿灿:我始终认为事业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快乐是一致的, 而您是兼顾得比较好的,从学理上讲,就是所谓“德福一致”, 积累个人美德,与物质生活幸福结合起来,达到相统一的理想状态。请您谈谈,在做了这么好的事业之后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想法。

宗庆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最开始都是为自己吃饱饭穿暖衣而奋斗,但是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就应履行社会责任。当你帮穷人富裕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你的资产才会受到尊重,你才不是资本家,而是一个企业家。作为企业家,你的使命就是和党的初心一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民营企业是党培育起来的,所以民营企业家就该听党的话,跟党走。党提出要让全国老百姓共同富裕起来,企业家就该尽自己一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这也是企业家精神内涵之一。

陈寿灿:您刚才提到的“企业家精神”非常好。正如政治家从政为人民谋福利,科学家创造知识,企业家致力创造财富。但财富并不只是为企业家个人所有,还需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在您主政“娃哈哈”期间,这点已得到充分体现。

宗庆后:领导和普通老百姓,都面临开放的局面。民营企业家完成原始积累后, 他创造的财富,只要他不挪到国外去,这财富就是社会的,国家的,这点我觉得与国有企业没太大区别。民营企业的“56789”,表明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民营企业家除了满足个人的吃穿用基本物质需求外,多余的钱基本用于再投资,哪怕是存银行,银行放贷用于再投资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因此,全社会应该对民营企业家创造的财富有正确的认识,对民营企业有正确的认识。

陈寿灿:现在浙商发展面临传承和转型,您对新一代浙商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

宗庆后:新一代浙商都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出国留学,他们学历文化水平远高于老一代浙商。他们在国外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国创业,一开始可能没法很好适应国内的环境,但经过几年磨炼下来,渐渐也能适应了。他们拥有专业知识,视野更加广阔,起点高,不像老一辈,大多从小打小闹的低水平开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的新一代浙商肯定能比老一代浙商做得更好。我相信,也必定会实现。

“终局未至,永不离席;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话犹在耳,斯人已去。致敬!缅怀!

浙商一代传奇落幕,浙商奋斗精神长存!


最新推荐

探源浙学精粹 解码浙商基因——《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一书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的专著《浙学传统与浙商精神》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15.8万字,分“文化与经济”“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两晋之前浙学传统的成长”“宋以降浙学传统的成型”“浙商的兴起与发展”“浙商精神的内涵与演进”六章,以独到的学理眼光与深邃的文化自觉,系统梳理了浙学的思想渊源、精神特质及其与浙商文化的内在关联,揭示了“学术—精神—实践”三位一体的演进逻辑,为理解浙江的发展经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章节目录】【内容简介】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标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浙商崛起的历程写照,同时也是浙江文化传统的实践展开。浙学与浙商的关联,本质上是人文精神与市场逻辑的深度融合。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文化传统,为浙江民营经济提供了文化根基与价值导向,而民营经济的创新实践,又反身激活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突破了传统“文化史—经济史”割裂的研究路径,将“浙学”与“浙商”置于统一的价值框架与理论逻辑中加以考察。本书强调,浙学不是纯

详情

浙商 大智库|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举行

风起东海好扬帆,之江正涌伦理潮。2025年9月13-14日,由浙江省伦理学会和温州医科大学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浙江省伦理学会2025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研究与浙江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召开。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学术团体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齐聚东海之滨“海上花园”洞头,共同探讨伦理发展,汇聚学界智慧,为构建负责任、向善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浙江的伦理思考和实践经验。浙江省伦理学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一行参会交流。浙江省社科联社团处处长黄获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世界,既带来了伦理挑战,也为伦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期待浙江省伦理学会积极加强跨学科对话,推动伦理学者、技术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的广泛合作,共同构建既符合技术发展又满足人性需求的伦理准则;聚焦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实践,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省域治理提供坚实的伦理支撑和科学的决策参考;同

详情

三方携手启新程!浙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9月2日下午,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与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浙商大创业园顺利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三方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原则,在新浙商赋能领域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签约仪式由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赵浩兴主持,三方核心代表悉数出席。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浙江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徐八达、副院长徐永根,浙江省人才发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戚燕,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斌等嘉宾,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陈寿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为关键趋势。三方合作兼具天然必要性与坚实基础:省人才集团拥有广阔的人才服务网络,浙商研究院深耕浙商研究与赋能,省良知阳明文化研究院专注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三者可通过“合作共赢的初心、行之有效的机制、三向奔赴的共情”,为浙商精神注入新内涵,为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戚燕总经理结合自身对阳明文化的认同与实践,提出三项具体合作方向:共同举办新质浙商传习营,创新传播阳明文化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