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痛悼!娃哈哈集团创始人、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逝世

作者:    2024-02-25

1708996030170879.jpeg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浙商总会第一届理事会荣誉会长,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宗庆后,194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共产党员,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五一 ”劳动奖章 、全国优秀企业家、教育部先进工作者、中华慈善奖、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建设先进工作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百余项荣誉称号。1987年,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教师,承包校办企业经销部,开启了他白手起家的励志创业史。创业初期,他骑着三轮车去送货。1988 年,企业成功开发投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短短三年时间,娃哈哈产值破亿。1991 年,娃哈哈兼并了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三个月将其扭亏为盈。兼并成功后,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成立。此后,娃哈哈‘‘西进北上,先后在全国建立180余家分公司,有三分之一的工厂建在老少边穷地区,实现了先富帮后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宗庆后深耕食品饮料主业,在其带领下,娃哈哈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民营饮料生产企业,规模效益连续二十年蝉联中国饮料行业第一, 为中国500强企业、中国百强民营企业。宗庆后曾三度登顶《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和胡润大陆富豪榜的榜首。同时,他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中国扶贫事业的先行者。截至2023年,娃哈哈慈善基金会累计公益捐赠超过7亿元。 

1708996085718501.jpeg

2022127日,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专题活动之一的浙商文化论坛在杭州浙商博物馆举行。海内外嘉宾欢聚一堂,以“共创共富共享——新时代浙商文化的升级”为主题,共话浙商文化新形态,寻找浙商持续高质量发展、勇当“两个先行”排头兵的现实路径。浙商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宗庆后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拒绝躺平 持续奋斗”的振奋人心的主题演讲。论坛开始前,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对宗总做了一次简短不简单的访谈。

陈寿灿:我始终认为事业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快乐是一致的, 而您是兼顾得比较好的,从学理上讲,就是所谓“德福一致”, 积累个人美德,与物质生活幸福结合起来,达到相统一的理想状态。请您谈谈,在做了这么好的事业之后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和想法。

宗庆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最开始都是为自己吃饱饭穿暖衣而奋斗,但是完成原始积累之后,就应履行社会责任。当你帮穷人富裕了,助力实现共同富裕,你的资产才会受到尊重,你才不是资本家,而是一个企业家。作为企业家,你的使命就是和党的初心一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民营企业是党培育起来的,所以民营企业家就该听党的话,跟党走。党提出要让全国老百姓共同富裕起来,企业家就该尽自己一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这也是企业家精神内涵之一。

陈寿灿:您刚才提到的“企业家精神”非常好。正如政治家从政为人民谋福利,科学家创造知识,企业家致力创造财富。但财富并不只是为企业家个人所有,还需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在您主政“娃哈哈”期间,这点已得到充分体现。

宗庆后:领导和普通老百姓,都面临开放的局面。民营企业家完成原始积累后, 他创造的财富,只要他不挪到国外去,这财富就是社会的,国家的,这点我觉得与国有企业没太大区别。民营企业的“56789”,表明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民营企业家除了满足个人的吃穿用基本物质需求外,多余的钱基本用于再投资,哪怕是存银行,银行放贷用于再投资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因此,全社会应该对民营企业家创造的财富有正确的认识,对民营企业有正确的认识。

陈寿灿:现在浙商发展面临传承和转型,您对新一代浙商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

宗庆后:新一代浙商都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出国留学,他们学历文化水平远高于老一代浙商。他们在国外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国创业,一开始可能没法很好适应国内的环境,但经过几年磨炼下来,渐渐也能适应了。他们拥有专业知识,视野更加广阔,起点高,不像老一辈,大多从小打小闹的低水平开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的新一代浙商肯定能比老一代浙商做得更好。我相信,也必定会实现。

“终局未至,永不离席;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话犹在耳,斯人已去。致敬!缅怀!

浙商一代传奇落幕,浙商奋斗精神长存!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赴乌鲁木齐为 “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 作专题报告

6月16日,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受邀赴新疆乌鲁木齐出席“新时代新疆干部大讲堂”,以“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库智慧。讲座中,陈寿灿以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为切入点,结合浙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的实践经验,通过剖析杭州“科创六小龙”等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政企协同、数字赋能与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他强调,政商关系需在“亲清统一”中寻求平衡,政府既要控制越位以“清”,更要积极服务以“亲”,同时借助数字技术重塑治理逻辑,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需求。此次讲座引发新疆当地政府部门高度共鸣。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齐东峰表示,讲座“理论深刻、案例鲜活”,新疆将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借鉴浙江“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李宝林则指出,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线应答”,为营商环境注入数字动能。作为浙江营商环境建设的见证者与研究者,陈寿灿院长分享了浙

详情

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6日,“中国华商智库论坛:商帮文化与现代转型”研讨会如约在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名人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浙江省伦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承办。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福玲等知名专家学家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本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首先致欢迎词并做主旨演讲。他特别提及四年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商业伦理研究所在商业伦理方面共同取得的成果,并对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伦理学会长期以来的学术支持与推动表示感谢。在题为《浙学是浙商文化的源头活水》的演讲中,陈寿灿教授深刻阐释浙商文化是浙学的文化呈现。他指出浙学内含地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是以学术为主题的一种发展形态。他指出,南宋事功学派以“功到成

详情

案例分享 | 嵊州:“企情日记”里亲清密码

二十多年前,一本“民情日记”成为嵊州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有效抓手。干部们揣着笔记本走村入户,记下的是家长里短,解开的是百姓心结。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嵊州翻开日记新篇,秉持“与企同心、与企同行”理念,将字里行间的主角从“民”变成了“企”,迭代形成以“企情日记”为载体的亲清警企关系,以“公安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企业有感”。聚焦警务助企“大阵地”,开辟亲清服务新路径走进“嵊州市警企会客厅”,279项涉企服务可“一站式”解决。会客厅集中进驻15个部门单位215名“助企服务专员”,嵌入来访接待、报案咨询、指挥调度等5个功能场景。企业开工、上市等22项“一件事”增值服务在这里都可以办理。为不断缩小服务半径,警企联络室、村社警务室、银行网点化身“助企前哨站”。户籍、交管、社保等105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办理。由辖区辅警、流管员、网格员、银行员工等组成的16支“助企小分队”,常态提供代办帮办、上门办等便利服务,让企业和员工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根据企业发展、项目实施不同阶段,嵊州市公安局落实分类服务,对无特殊需求企业实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对处于关键阶段项目实施“专班护航”,促成全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