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陈寿灿:企业家精神是现代营商文化的重要向度

作者:    2023-04-06

6d08f10248be824ab8a1c9a59d74986.png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指引下,我们讨论清亲政商、优化营商的主题适得其时,同时也需要我们有全方位的视野来审视有效的营商环境构建。

浙商研究院已经连续四年发布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的“亲清指数”,通过直观指数化呈现某地政商关系情况,形成与实践的反馈迭代,达到理论研究与实践结果的相互印证,从而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实证研究表明,政商主体各自也有着了解政商关系现状的需求,同时也认识到优良营商环境的营造是政商主体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亲清政商与优化营商不只是具体的指标与数据的体现,如生产要素提供的程度、项目审批速度、政企交往的次数等可数字化的指标累计,更是一种文化环境,是一种软环境。制度不是万能的,市场是有局限的。一个忽视文化建设的营商环境,容易“冰上滑车”,发生制度空转。只有充分调动、有效激发营商文化的力量,并为政商主体各方所认同,才能更好地弥补制度盲区,才能让制度规则具有强大的现实约束作用与激励活力。

营造一流的营商文化,才能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各级政府要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让全民成为营商环境的主体,发自内心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在全社会引导形成“尊商、爱商、护商”的营商文化。

现代营商文化的重要向度是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李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时代呼唤广大民营企业家谱写新的创业史。这也是我特别想说的一点。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也依赖客观条件,但更需要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再出发。”李强总理还提到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可以说,“四千精神”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江浙人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时展现的一种吃苦忍耐、 拼搏奋进的群体性品质精神。重提“四千精神”,关键是“精神”二字。这种精神是作为企业家之“伦理——道德觉悟”的现代觉悟。

这种精神是民营经济萌发与演进过程中民营企业家坚强意志的表达,是知行合一的探索与奋斗,是浙江民营企业家创业历程中具有典范意义的精神标识;是反映时代趋势,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大势的客观精神反映;也是浙学传统、江南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时代呈现。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需要重新唤醒浙商的家国情怀与向阳而生的人生良知,重构浙商义行天下、勇于担当的精神世界,重振浙商勇立潮头、坚韧坚守的奋斗雄风。时代呼唤“有组织的激情”,呼唤“四千精神”所蕴含的“精气神”转化为企业家的内在觉醒与行动自觉。

政商关系是政府官员与企业家(商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企业组织)的关系、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的关系,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营商环境的营造既有政府的维度,也有社会与企业的维度,既是硬件,也是软件,更是硬件与软件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其中,现代营商文化的培育与企业家精神的弘扬,是构建新型清亲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之道。


(本文根据作者在“亲清政商+优化营商”圆桌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