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赵浩兴:商贸流通发展新思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

作者:    2022-10-29



640 (2)_891x499.png



党的二十大历史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战略思想。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商贸流通业作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领域,需要深刻领悟并深入贯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涵,并结合商贸流通业的自身发展领域和要求,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的新思路、新战略和新模式。


建设基于我国14亿多人口的

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巨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基本实现小康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是最大的中国特色,也是中国商贸流通业最根本的追求。我国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必须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以及商贸业态及主体的优化提升、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为内需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必须通过一手抓收入增长、一手抓消费促进,全面启动14亿多人口的消费大引擎。


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商贸流通的现代化,要为全体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的商贸流通产品和服务。基于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既要通过商品品牌建设、商贸服务优化、商贸流通增效以及商务数字化改革等,加速提升商贸流通的产品及服务供给质量,又要通过商贸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商品和服务的特色文化彰显,以及商业场景的精神文化体验,为全体人民提供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商业服务。同时,要通过县域现代商业体系建设、城乡商贸一体化建设,以及加强农产品的高质量流通,促进城乡的共同富裕。


建设绿色低碳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商贸流通,也应该是绿色低碳的社会责任型商贸流通。绿色商贸既是流通高质量的效率体现,也是美好消费的品质体现。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商品生产环节、包装环节、流通环节的低碳减排及数字化流通,实现商品流通领域的绿色高效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绿色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绿色营销的推广实施,实现消费者消费环节的绿色化。


建设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商贸流通,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内贸流通,都以和平、合作、稳定和发展为主基调。特别在国际贸易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们既要遵循国际公平贸易和地区贸易的规则、法则,不搞不公平贸易和贸易霸权,体现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责任担当;又要主动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互利合作的贸易伙伴关系,发挥我国产业及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加快境外投资和海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贡献。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