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吴波:激活浙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

作者:    2022-06-27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时代号召,明确了浙江今后五年发展的“5大战略指引、11方面重要遵循”,规划了高水平打造“八个高地”的具体目标和扎实推进“10个着力”的主要任务。

浙商是浙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金名片,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精彩蝶变的微观基础,也必将成为推进“两个先行”的重要力量。新时代带来的新变化,既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威胁。机会与威胁之间的转换在于浙商本身的变革:适应了新变化,就是机会;否则就是难以跨越的威胁。因此,新时代要求浙商进一步激活企业家精神,通过制度创业、技术创新、数产融合、畅通市场、管理升级,构建支撑“两个先行”的微观基础。

一是开展制度创业,构建包容共富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组织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浙商在拥抱市场经济方面获得了先行优势、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浙商在拥抱市场经济、坚守市场逻辑的同时,也必然需要积极响应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要求。因此,浙商需要通过制度创业,构建出包容共富逻辑和市场逻辑的组织机制。当然,市场逻辑与共富逻辑并非完全一致,甚至存在内在冲突;因此浙商需要通过制度创业开展组织创新,建立包容市场逻辑和共富逻辑的新时代组织机制,打造践行高质量发展贡献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微观基础。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打造面向市场竞争和产业控制的能力体系。技术创新成为中国企业崛起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初期,浙商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了领先,也较早地开始谋求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广大浙商主要通过跨国并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随着卡脖子技术的浮现,技术自主和创新自强已经成为广大浙商的共识。一方面,浙商需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浙商也需要站在产业链角度,不断攀登核心技术高峰,提升自身对产业控制力。因此,浙商需要充分利用中国的人才红利,特别相对廉价的工程师队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研发质量,打造面向市场竞争和产业控制的能力体系。

三是加速数产融合,建设平台赋能和龙头牵引的数字转型范式。作为先行的重要领域,浙江数字化发展在流通领域已经形成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而产业数字化领域成为极具前景、也同时极具挑战的领域。浙商需要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加速形成数产融合发展的崭新局面。一方面,以数字产业化为路径,积极建设平台型企业,赋能浙商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以产业数字化为路径,推动龙头型浙商的数字化转型,牵引产业链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

四是畅通两个市场,营建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全球市场布局。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景,也是浙商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全球化是浙商发展的核心路径,是浙商实现技术追赶和知识学习的重要路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持续推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浙商实现价值链高端跃迁的重要机遇。因此,浙商需要有效利用两个市场,建立国内国际市场相互赋能发展的机制,打造国货新潮品牌,提升企业市场影响力。

五是凝练商道智慧,创造扎根本土和贡献全球的浙商管理模式。美国、日本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变革的过程,更是一系列世界一流企业的崛起。这些世界一流企业崛起的背后则是与技术变革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创新。例如,美国的大规模制造、日本的精益生产都是企业管理思想史中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在制度创业、技术创新、数产融合、畅通市场的进程中,浙商需要扎根本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管理理论的精华,凝练属于自己的商道智慧,创造扎根本土和贡献全球的浙商管理模式,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