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赵浩兴:浙江品牌出海的理念与模式创新

作者:    2022-05-27

赵浩兴   教授、博士  

浙江工商大学中非经贸研究院院长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jpg

 产业要强大  核心在品牌 


浙江省制造业及商品市场、电商平台经济都很发达,但各地对区域产业及企业的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是很不够。从每年一度的“中国品牌日”在浙江并不算高参与度也能体现这个问题,浙江工商大学校歌第一句“国家当富强,始基端在商”,我还要加一句:产业要强大,核心在品牌


2.jpg


在“一带一路”上,中国产品、浙江制造还是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品牌附加值很低。总书记在2014年的5月10日就提出了三个转变,我们怎么让“Made in China”、“Made in Zhejiang”成为品牌的体现、品质的体现,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不懈地努力。品牌日不是像315一样只有一天,我希望是天天品牌日。让品牌化成为企业家的商业修炼,成为企业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战略核心。


3.jpg

 浙商企业家  有品再有行   


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企业家应该是有品的,先有品再有行,那才叫“有品行的企业家”。


讲品、讲商业灵魂,根基就是我们的信仰和品德。这是品牌根基,也是企业之根,企业家需要有真正的时代使命感和战略初心,然后再设计符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及品牌营销模式。


4.jpg


接下来的“十四五”,就是中国企业创新涅磐的黄金时代,大量的企业要倒下,甚至可能超过80%。但是别忘了巨大的国内国外市场是大量的企业要发展,所以品牌营销及品牌化的高品质消费可能就是我们产业及商贸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品牌出海  系统优化   


传统外贸时代已经终结,大家关注一下今天的外贸企业、制造企业,传统的OEM生意已经不赚钱了,低端低价、补贴依赖、灰色清关等的路走不通了。必须构建品牌出海的系统化思维。   

5.jpg


浙商企业品牌出海要构建系统,而且是要企业主动构建新外贸的系统,而不是政府太主动的作为。有一些政府部门积极拉动品牌出海,最后企业不愿意跟,或者根本不具备出海的条件;企业品牌出海是需要企业自主地想去,而不要把他请去,更不要把他拉去。同时要构建“基地+展贸+营销”的体系,应该要建立基地化的组织和营销化的体系,跨境电商也要构建“独立站+优选渠道+社群营销”的立体化网络营销体系。


 国际营销  “三精”战略   


在当今全球疫情形势下,浙商品牌出海给我们的是一个“窗口期”机会,可惜的是我们浙江品牌出海这两年速度太慢,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在品牌出海领域正在快速推进,即使在非洲中高端市场,印度、越南品牌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了我们。

6.jpg

浙商的品牌出海关键需要营销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在创新的网络营销、精准化的营销体系、超值满意的体验营销、一对一的定制营销、数字化的营销等方面要全面突破。

7.jpg

在浙江品牌国际营销上,我提出“三精”战略,也就是首先要根据国际市场的真实需求,精选浙江品牌走进国际市场;其次是要打造具有国际营销能力的精英团队,我在推进的中非桥“拉非客”团队,其中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培育和精选一批优秀非洲青年为浙江企业品牌营销非洲服务;第三要在深入了解国别、地区、人群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精准化的国际营销。

8.jpg

“无品牌不出海,无品牌不营销”。希望新时代的浙商企业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聚焦于品牌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品牌的转变。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