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顾常超:品牌力 竞争力 领导力

作者:    2022-05-12

关于品牌,首当重要的是企业家的梦想力。那些创建了一流品牌的企业家,他们的共性是都特别的梦想主义,心怀梦想,推动产业进步、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世界、改变历史、改变人类命运,让人们更美好、更幸福。


乔布斯的梦想,苹果让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更方便、更智能,引领人类社会迈进智能终端时代。比尔盖茨的梦想让我们每一台电脑都装上windows操作系统,这个梦想已经实现;消灭了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实现人人平等的医疗机会,让穷人用上清洁经济的电,这两个梦想正在实现的道路上。马斯克的梦想更加超出想象,新能源汽车、胶囊高铁、移民火星,还有脑机芯片等等,有的已经实现,更多的梦想在实现的道路上。他们的企业都有着逾万亿甚至是超过2万亿的市值,本质上更是企业的品牌价值。

关于品牌的梦想力,核心是改变和变化ChangeMake  Change,希望浙江的企业家朋友多多思考品牌的Slogan,秉持长期主义,将梦想视为信仰和追求。

第二,关于品牌,要始终抱定夯实产品力。产品力是品牌的根基,也是根本,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品质、品类和品味。

品质就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专注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古人讲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目标是要成为冠军、单项冠军或是隐形冠军。

品类,少即是多,要深入研究爆品战略。苹果的产品系列极少,几乎是一年才会推出一款新品,特斯拉的车系品类也极少,我们追求通过创新来实现不断的迭代,而非盲目地追求产品多元。

品味,即是品牌故事。我们要特别关注和聚焦人和人之间的连接,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展示。苹果的品牌故事是致敬梦想、致敬改变世界的梦想,致敬那些追逐梦想的人。耐克的品牌故事是致敬英雄,致敬那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伟大的体育精神。特别地,我们要学会用本土化的文化来讲述品牌的故事。

关于品牌的产品力,建议浙江的企业家朋友,我们要当好CEO首席执行官,我们还更要担当好CEO首席产品体验官。

夯实产品力,Be Simple极致源自极简,极简创造极致。

第三,关于品牌,要持续塑造向善力建议朋友们多关注ESG,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特别地,浙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商更应该自觉、主动地扛起清洁、低碳、绿色发展的大旗,绿色应成为浙江品牌的鲜亮底色。

同时我们也要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要与利益相关者结成发展与共、利益与共、命运与共的伙伴关系,请大家记住,信任和被信任是品牌的根本保障。

关于品牌的向善力,Be Customer,顾客为尊。作为企业家,我们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更要学会经营社会责任,向善利他,是最伟大的商业模式。

第四,关于品牌,要时刻不忘提醒我们自己,永葆青春力。今天是510日中国品牌日,刚刚过了五四青年节,我们常说什么是未来思维?未来思维就是年轻思维,年轻人的思维。浙商领袖宗庆后先生表示,他最大的焦虑——娃哈哈不够年轻化!

永葆青春力,Be YoungZ世代者得天下,浙商品牌要保持青春活力,目标成为全世界年轻一代的喜爱。

过去40年,浙商引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和创业,放眼未来,我们更要以品牌思维和品牌战略,打造浙商布局全球市场的领导力和竞争力,以中国品牌引领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微信图片_202205161700011_gaitubao_590x400.jpg


2022中国品牌日浙江品牌出海论坛主题分享嘉宾
顾常超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领导力中心秘书长



最新推荐

专家观点 | 陈寿灿:创新制胜 品牌出海—— 在“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五月的杭州,柳岸烟波、花香四溢!今天我们聚集一堂,迎来了“中国品牌日”,共同出席“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活动主办方,代表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2025年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思想的第十一个年头。为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组织召开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到100余家浙江品牌企业及服务商积极参与,也邀请到了来自索马利、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各个非洲国家的智库专家、商务人士及青年创客亲临现场对接交流。如今的世界格局依然变幻莫测,2025中美贸易战引起轩然大波,浙商企业及所有中国企业,正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贸危机和发展机遇,如何高质量出海成为中国企业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是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基本保障,而品牌出海是国际化、市场化浪潮中的必由经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品牌出海正披荆斩棘,赢得难得的机遇:在对外贸易层面,

详情

专家观点 | 陈寿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字招牌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一论断,既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与重视,又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民营经济现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域经济格局中,民营经济举足轻重。截至2024年末,浙江全省在册民营企业总数达到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作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浙江更涌现出享誉全国的“杭州六小龙”,持续彰显着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总体而言,浙江民营经济在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和体制机制探索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实践样本,也对全球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所谓“浙江现象”,核心在于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常住人口,贡献了约7%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浙江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在于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民营

详情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