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吴波 毛青军 | 彰显共同富裕浙商担当

作者:    2021-10-18

10月18日出版的《浙江日报》在理论版刊登了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吴波教授(第一执笔人)的文章《彰显共同富裕浙商担当》。文章认为,在新发展阶段,作为浙江发展宝贵财富的浙商应抓住用好助力共同富裕的政策红利,以自主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高质量发展之道,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履行社会责任,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彰显民营企业的新担当。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彰显共同富裕浙商担当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发展的宝贵财富。把握新发展阶段,浙商需要抓住用好助力共同富裕的政策红利,主动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跑道上,彰显时代担当。
  在新发展格局下,浙商需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创造中高端劳动岗位,进入价值链高端环节,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统一开放的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畅通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必将集聚全球高端资源和要素,重塑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在新发展格局下,浙商需要进一步秉持企业家精神,坚决打响“国货新潮”品牌,实现企业核心能力重塑与跃升,进入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形成世界一流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

  把握新发展机遇,浙商需要构建现代企业治理制度,整合并激活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的活力,优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收入结构。企业的创新发展必然需要建立匹配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以有效激活各类高端创新要素。在治理结构方面,浙商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形成企业持续发展的高能发动机,有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与之同时,浙商也需要积极探索实践双重股权架构、AB股权结构等股权制度创新,来保证关键创始人的控制权,防止“门口的野蛮人”的入侵。以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为保障,浙商在实现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应优化各类高端创新要素拥有者的收入结构,提升其财产性收入水平。

  创新转化浙学传统,浙商需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各类低收入群体收入。改革开放之初,浙学传统蕴含的义利观为浙商的创新创业奠定了文化基础,形成了浙商特有的“四千精神”,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浙商需要进一步汲取浙东学派、永嘉学派、阳明心学、南孔儒学、和合文化等浙学传统精髓,形成新型财富观。在精神维度,浙商需要进一步凝练新时代浙商精神、沉淀管理智慧、强化社会责任;在物质维度,浙商需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在创造双重财富的基础上,浙商需要积极践行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以“管理智慧+”为主要模式,通过新乡贤带富、投资山区26县等举措,以商业力量来持续提升弱势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另一方面,以“扶危济困”为主要模式,兴办社会公益实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我省积极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生态最优省,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升级工程,完善创业创新支持政府体系,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作为浙江发展宝贵财富的浙商,应以自主创新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高质量发展之道,勇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履行社会责任,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彰显民营企业的新担当。

                                          

(省委党校中青二班一支部

执笔人:吴波、毛青军)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