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聚焦治理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龙港样板

作者:    2021-06-01

 5月29日,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出席龙港市党史理论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同时受聘为龙港市特聘理论专家。

龙港会议(缩).jpg

 陈寿灿在报告中指出,龙港的发展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生动写照,是浙江作为改革开放先发地的典型案例,是龙港人民“敢为于下先“创新创业的实践结晶。

微信图片_20210531162619.jpg

 龙港作为“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国家实验室”,改革思路清晰,发展目标明确。聚焦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和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四化改革”为路径,打造基层治理的“龙港样板”,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牵引,深入实施“10+N”便利化行动,在强化政务服务合作中合力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一批具有“窗口”标准、富有龙港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高质量续写龙港改革“后半篇文章”,关键是强化过程的管理与目标的实现。不仅从农民转化为市民的维度考虑,还要从成为商人的维度考虑。同时,要紧紧抓住营商环境“关键点”。

 第一、深入分析工商业发展与港口兴起、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这一历史演进中工商业发展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家走向前台,让龙商走向前台。

 第二、打造测评的最优营商环境。拿出可测评、可量化的营商环境的优良数据报告,联系中国实际,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进一步提炼好、展示好、传承好瓯越文化,深入挖掘“永嘉学派”深厚内涵,激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加厚实的文化力量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浙商研究院作为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积极围绕浙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咨政建言,开展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等特色研究,与龙港发展具有诸多契合点。希望双方在“亲清”指数案例研究、联合举办企业家论坛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助力龙港加快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窗口”。

1631695606388189.jpg 1631695606103091.jpg

1631695606129435.jpg 1631696221689326.jpg

 2019年9月25日,被称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正式挂牌“龙港市”,实现“撤镇设市”的跨越。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实行“大部制、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县级市,龙港着力建设“一区五城”(“一区”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五城”分别是活力创新城、高端产业城、现代智慧城、幸福宜居城、平安善治城—),探索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转职能”“一张智网管全域”等“十个一”改革阶段性成果,获批4个国家级改革试点和12个省级改革试点,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