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企业转型的数字化逻辑:从工业革命到数字时代

作者:    2021-04-27

数字化改革并仅仅简单的数字+,不是在企业内部把信息化部门改成数字化部门,而是一个系统的组织变革。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指出,数字化的本质是制度重塑。那么同样,企业的数字化也必定是一个内部组织的重塑过程。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组织机制、工作流程的系统变革,数字化的推进只能是数字化部门的巨大投入,只能是数字化部门的持续膨胀,而难以带来对组织发展的大牵引。本文通过对比工业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时代特征,来揭示数字时代企业转型的数字化逻辑。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电力带来的大机器,以及围绕大机器的标准化生产和大规模制造,其核心代表就是美国汽车产业中的福特和通用。大机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小手工作坊,以机器的节奏带动了整个员工的节奏,让流程成为标准化的流程,让员工成为标准化的操作人员,让产品成为标准化的产品。所以,标准化生产、大规模制造以及相应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共同构成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商业逻辑。

之后,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模式则把工业模式的商业逻辑推进到2.0阶段。精益生产以“小批量、多品类”的生产模式,通过柔性生产和更具能动性的员工来组织生产,以更有效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柔性化生产、小批量制造以及相应的准矩阵制组织结构,构成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商业模式2.0。

数字时代的标志是大数据。就像工业时代的电力和大机器一样,大数据也必定也会带来商业逻辑的根本变革,即数字化逻辑。

首先,大数据带来的顾客画像,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的细分维度,个性化需求得以真正展现。一些平台之所以能够“宰熟”,其本质上是利用了大数据带来的消费者细分维度的增加,真正“预测”出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当然,个性化需求并非唯一性需求,在数据互联时代,小众化的需求,放在全球范围内,其整体规模依然可观。

其次,需求个性化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原有的标准化、柔性化生产转化为数据驱动的定制化生产。在数字时代,定制化生产的基础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智慧机器人。如果说精益生产的柔性来自于员工主导的“换模技术”,而定制化生产的柔性则来自数据大脑及其驱动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智慧机器人。

最后,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生产要求组织的平台化和生态化变革。为了实现定制化生产,企业开始转型为生产平台,平台之上自组织的团队制定定制化生产程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保证生产灵活性和动态优化,企业的边界开始模糊,开始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开展更为紧密和有效的互动,共同组建为共生生态。

因此,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生产、平台化生态化组织,共同构成了数字时代的商业逻辑,即企业的数字化逻辑。

企业数字化逻辑的推进,会更加依赖于外部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

一者,数据产权的界定。只有清晰的数据产权界定,才能保证大数据的有效、合法流动,进而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例如,刷脸技术中,脸部数据的产权如何界定、使用权如何界定?如果没有清晰的界定,消费者对于提供自身数据会存疑。因为,我诚然可以刷脸进小区,但是如果小区物业是否会把我的刷脸数据到处贩卖?

二者,数据安全是基础。随着万物互联和数字塑体之后,数字成为界定万物的基础。如果数据安全不能保证,企业之间、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数据安全问题,而重新陷入数据孤岛,从而从根本上瓦解大数据的根基。

三是,数据的可得性。数据产权界定和数据安全的目的是实现数据的流动,保证数据的可得性。在数字时代,数据和算法构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大数据就像工业时代的石油,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算法是利用数据的流程,是企业的核心能力。要打造数字时代的企业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就必须保证数据的可得性。


最新推荐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谢晓波: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

今天我围绕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浙江浓度”的背后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跟大家作个分享交流。一、民营经济“新年第一会”的背景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迫切需要针对新情况,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从外部环境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联合国《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从2023年的2.7%降至2.4%,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和海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来看,消费市场需求恢复缓慢,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拖累相关行业,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削弱了投资能力,导致民营企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从要素和转型来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

详情

刘亭: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