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专家观点

哀民生之多艰(下)——诗意中的管理之十四

作者:朱桂平    2020-07-14

李克强总理说“全国有6亿人民的月收入是1000”时,我也深感震惊。震惊的原因之一是贫富差距竟然这么大,其二是民生的艰难,6亿人如在大城市生活连租房都不可能。如此多的人收入如此低,说明政府应该反思过去的政策,不要以为脱贫人数多就沾沾自喜。

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策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疫情对中低收入的劳动者影响更大,他们工作受到冲击,经济压力陂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政策,说明政府已经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

我以为贫富差异造成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区位优势与红利。主要是资源禀赋发生效应,有地理的优势,也有后天的作为。二是职业优势与红利。这二十多年来房地产、金融行业以及垄断性国企业的从业者收入远比其他行业要高,不少年轻人之所以不愿到工厂从基层做起,而是做房产中介、外卖与快递工作,除了吃苦因素以外,主要还是收入起作用。三是职位优势与红利职务侵占。中国人有官场情结,官场有许多潜规则。你的级别越高,你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还有人生优势与红利。人的出生家庭、身体状况以及智商情商,机遇与个人决策等都对财富积累带来影响。

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相关政策应该减少贫富差距,而不是扩大,国家多年的扶贫目的就在于此。而我们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常常是富豪的座上宾,而少去民生艰难的家庭嘘寒问暖。

7月7日高考当天中午,贵州省安顺市司机张某钢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贵G02086D的2路公交车撞毁护栏,冲入水库。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多数是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些失去子女的家庭,不少成为失独父母,以后的日子多么艰难。

警方通报是司机张某钢蓄意报复社会,我认为他死有余辜,他的病态性格和疯狂行为,将多少家庭陷入痛苦艰难之中。他为什么报复社会?难道我们地方政府及相关人员没有一丝责任吗?

结束语:从苛政到美政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意思说繁苛与前后不一的政令和过重的赋税比凶暴的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二千多年前儒家的两大牛人已指出苛政的危害,希望统治者执行仁政。

孟老夫子还进一步举例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下》)又对齐宣王说:“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孟子·梁惠王下》)这些话至今读后仍令人感叹,古代圣贤关心民生,希望领导人以身作则,要有担当,而不是人前只谈大话,背后贪赃枉法,漠视民生。

具有巨大讽刺意味的是“孔孟之乡”山东大小权贵将儒家的理念抛到九霄云外了,山东多年来的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今年集中曝光。不少寒门子女读大学之路被生生剥夺,他们的姓名被权贵子女占用,精神受到折磨,生活经历艰难,人生的道路也被改写。

离骚最后一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感慨到:既然不能实现理想政治,或不能在理想政治环境下工作,我将追随彭成安排自己,宁可投江也不在官场同流合污。

从中国历史上来说,美政的日子并不多,苛政的时期反而多,或者苛政的地方至今也没有消失。这样造成老百姓日子艰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不停循环。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生得到很大改善,但政府目前更加需要“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识民生之多艰,想民生之多艰,解民生之多艰。

这就是大诗人屈原眼中的“美政”吧。


最新推荐

专家观点 | 陈寿灿:创新制胜 品牌出海—— 在“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五月的杭州,柳岸烟波、花香四溢!今天我们聚集一堂,迎来了“中国品牌日”,共同出席“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活动主办方,代表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对诸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2025年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思想的第十一个年头。为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我们组织召开中国品牌出海暨资源精准对接大会。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到100余家浙江品牌企业及服务商积极参与,也邀请到了来自索马利、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各个非洲国家的智库专家、商务人士及青年创客亲临现场对接交流。如今的世界格局依然变幻莫测,2025中美贸易战引起轩然大波,浙商企业及所有中国企业,正走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贸危机和发展机遇,如何高质量出海成为中国企业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容社会”是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基本保障,而品牌出海是国际化、市场化浪潮中的必由经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品牌出海正披荆斩棘,赢得难得的机遇:在对外贸易层面,

详情

专家观点 | 陈寿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字招牌

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一论断,既深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与重视,又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作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民营经济现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域经济格局中,民营经济举足轻重。截至2024年末,浙江全省在册民营企业总数达到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作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前沿阵地,浙江更涌现出享誉全国的“杭州六小龙”,持续彰显着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总体而言,浙江民营经济在市场化改革、创新驱动和体制机制探索等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不仅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实践样本,也对全球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所谓“浙江现象”,核心在于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常住人口,贡献了约7%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资源小省一跃成为经济大省。浙江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正在于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浙江民营

详情

黄勇: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成因和前景分析

根据我的观察和认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温台先发到全省覆盖。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温台”范围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温州和台州不同,主要指温台沿海地区,还包括义乌、永康、绍兴等县。这些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有的地方人均耕地甚至不足0.5亩。受环境所迫,历史上就有外出闯荡做小手艺、小生意的传统。实行改革开放后政策稍有松动,他们便闻风而起,率先办厂创业。据有关统计分析,1995年温台两市民营经济占全省比重曾达27%。向全省扩散则像一个“墨汁渗透”的过程。二是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就如“头羊效应”,羊群跟着头羊走,形成了浙江在全国最为鲜明的“块状经济”特色。1997年我在省委政研室工作时组织开展了全省首次区域特色经济调查,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省共有306个特色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区块,其中50亿元以上的有16个。有的县特色产业占比甚至高达80%,全省平均接近40%。三是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贸易一直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只不过贸易方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可称作“贸易为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沈祖伦省长针对浙江“资源小省”的省情现实,曾提出过“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