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商·大智库 | 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在哈尔滨隆重举行

作者:王斯    2024-12-31

为推动深化菜谱学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文明饮食生活,促进国际食学交流,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于1228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研讨会由亚洲食学学会联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举办,特邀多位国内外知名的菜谱学研究者和老菜谱藏鉴家会聚哈尔滨老厨家饭店,分享交流,共同探讨菜谱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宏教授通过对食谱与食单的比较,探讨食谱的演变过程及未来走向,指出菜谱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吃的文明史,而且可以还原菜品的演化过程,反映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黑龙江大学伊永文教授长期从事古代生活史研究,他以《东京梦华录》中的饮食现象为例,探讨了历史文献中的饮食记录对于今人了解古代饮食生活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价值。

著名文史学者周松芳博士专注民国饮食史二十年,对老菜谱的学术价值体会深刻,近年来整理出版了《民国粤味:粤菜师傅的老菜谱》。他认为菜谱的发掘、考订与研究需要建立在较深厚的饮食文化史研究基础之上。    

川菜学者、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朱多生教授对香港特级校对陈梦因《食经》所见川菜食谱的专案研究,丰富了大家对1950年代川菜在香港传播的认识:川菜因其取材成本和口味大众化,迎合了时代背景下的香港市民需要,而香港特有的联通中国大陆和世界的重要地位,也推动了川菜的国际化进程。

安阳师范学院李俊灵博士则聚焦中餐菜谱在欧美的流行,辅以语词对译和图像解读,考察了中式炒锅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揭示了这一烹饪工具如何推动餐在全球的普及与华人文化身份的认同。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研究员、亚洲食学学会秘书长王斯博士介绍了德国历史学者Karina Urbach的《爱丽丝之书》研究成果、研究过程和基本方法,对中国菜谱学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必须带着问题意识,将菜谱置于成书的时代背景,尽可能充分、细致化地研究菜谱的作者及其社会关系,才有可能以小见大,探究历史真实。

江南食文化学院名誉院长都大明教授从烹饪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的研究现状与菜谱复刻,展现了元末明初著名画家倪云林的饮食观念与思想。    



 

无锡著名菜谱藏鉴家、中华老食谱收藏博物馆馆长许华东先生收藏了5000余册老菜谱,他认为老菜谱中的传统技艺、经典菜品和文化内涵,对于当下餐饮经营的菜品创新、品牌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等,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能够提升消费者的饮食体验与饮食审美。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地点在黑龙江省级非遗饮食传承人郑树国先生经营的老厨家饭店旗舰店。菜谱学研究著名学者,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先生对哈尔滨老厨家珍藏的《官品饍谱》,对哈尔滨道台府膳长郑兴文的菜谱学家成就路数、影响及其手定的《郑氏厨人家训》价值意义的独到研究,得到与会学者的积极呼应,热烈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Thomas DuBois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非教授,以及巴塞罗那大学硕士李首震分别就上述发表做了精彩点评。与会者高度认同本次会议的学术与思想深度,一致认为是一次高水准、清风格的学术会议,具有借鉴的多重积极意义。



 


会议闭幕式上,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发布了餐桌文明龙江人主题的倡议,号召餐饮企业规范服务、大众文明进食,做到(餐前餐后)一秒钟、(进食取食)两双筷、(箸首前探筷枕)六公分,号召餐饮人、社会大众同道连袂建设黑龙江新风貌,引领时代风尚,展现黑龙江人的素养、情怀、理想。会后学者们饶有兴致参观了老厨家饮食博物馆,并品尝了老厨家精心设计的主题午宴,体会了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的美食风情。    

 



菜谱是饮食文化的重要文字记录,不仅记录了特定时期和区域的食材物产、烹饪技艺与饮食潮流,还反映了社会交往与饮食思想,是食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赵荣光教授表示,注重文字记录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有丰富的菜谱文献留存积累,中国食学界尤其注重菜谱研究,形成了中华菜谱学”——体现尚食、惜食传统,并富于哲学思考与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菜谱文化体系。近半个世纪来,菜谱文化持续发展,已具有国际食学交流的重要意义。老菜谱的历史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菜谱书的收藏鉴赏和老菜谱的复刻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据悉,明年将在无锡举办第二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

 



最新推荐

陈寿灿应邀出席全省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探索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并作主旨报告

8月27日,全省深化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探索实践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台州市路桥区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交流、推广全省各地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实践探索工作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探讨基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模式。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郑敏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台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苗文斌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省工商联副主席李立飞主持,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工商联、亲清政商关系乡镇(街道、园区)所在地县级工商联负责人及有关乡镇(街道、园区)代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亲清政商关系的浙江实践及启示”的主旨报告。会上,陈寿灿教授指出,政商关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亲清政商关系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多元、多层、多维的政商关系为切入,政商“主体”可从微观(官员-企业家)、中观(政府-企业)、宏观(政治-经济)三个层面予以辨析,并对应国家-省域-地市-乡镇(街道)各层级的关系运行及其协同;政商“关系”则须以法治为轴、以规则立界,在权责清晰

详情

浙江民企“三榜第一”! 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8月28日,“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三张榜单火热出炉。浙江上榜企业数量分别为107家、109家和20家,均居全国第一。其中,“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已是27年蝉联全国首位。浙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杨轶清先后接受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对浙商企业的亮眼表现进行专家解读和评论。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潮新闻涌金楼

详情

习近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党中央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是听听民营企业家心声,同大家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推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鼓励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对这一点,大家都有切身感受。我改革开放之初走上领导岗位,从河北到福建、到浙江、到上海、再到中央,一路走来,一直十分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心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几十年来,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出台文件,我也多次讲话、作出指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