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徐丛丛    2025-03-15


3 月 14 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主办的 “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 学术研讨会在浙商博物馆圆满举行,来自省内政、学、研、媒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浙江民营经济的成就、挑战与未来展开深度研讨,为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浙江经验与智慧。

研讨会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主持。

陈寿灿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实践写照,是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化育的“四千精神”为标识的理性-事功精神为文化力支撑,彰显了浙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杭州六小龙” 的崛起更凸显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研讨会上,六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将浙江民营企业家发展细分为五个时期,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企业家特点与企业竞争力变化。他指出,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但始终坚韧发展。为推动民营经济进一步繁荣,他提出理论、制度、政策三方面创新,强调要澄清资本等理论概念,明确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创新经济制度并支持各类创新,以创新夯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原院长刘亭以 “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为主题展开演讲。他认为浙江虽有 “杭州六小龙”,但传统生产力发展受限,新质生产力尚未成熟,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为此,他提出从人才管理、分配制度、新兴企业培育、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四方面入手,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人文创新的三个全面创新,把创新创业创富人才的内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以响应、完成中央交给浙江的任务:挑大梁,做贡献。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发展战略部部长黄勇概括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轨迹的四大特点,即从 “温台” 先发到全省覆盖、从能人挑头到邻里帮学、从专业市场到电子商务、从消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他从企业家、政府官员、历史文化三个维度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并强调当前应把握总书记重视民营经济的契机,乘势而上,推进理论和制度创新,迎来中国、浙江民营经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未来。



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从五个方面深入挖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 “黑土地”,提出深谋远虑前瞻布局、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四系并发相互支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浙商文化是浙商之魂的观点。他呼吁浙江应继续深耕厚植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黑土地,奉行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让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浙江省发改委原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谢晓波在主题发言中分析了民营经济 “新年第一会” 的背景,指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有效需求不足、融资难融资贵、转型升级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并将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概括为充分发扬首创精神、实事求是有为担当、辩证处理政府“无为”与“有为”的关系等,他认为“杭州六小龙”的涌现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查志强分享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春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认为这次会议凸显了信心、科技创新、代际传承及营商环境优化的力量,他还围绕 “更优营商环境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五个举措,即引导舆论环境、优化制度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打造营商文化,以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在座谈交流环节,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朱迁进分享了营商环境评价相关情况,并提出柔性执法、亲情服务、主动揽责等建议;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阐述了浙江民营企业从制度劣势到制度均势再到制度优势的发展过程,认为浙江民企的发展,是正式制度合法性、基于浙学传统的区域文化禀赋所带来非正式制度合法性以及浙江民企持续制度创新的必然结果;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分析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中老产业与新产业、老一辈与新生代、老政策与新政策以及浙商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提出了将浙江建成创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的期望;新华社浙江分社经济采访部主任张璇分享了报道浙江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经历与思考,强调媒体应加强与创新企业联系,更加关注人才体系建设;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张建伟结合工作实践,交流了中央重视、国家部署对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的重要性。


此次研讨会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重要论述的实践回应,深度探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为探寻未来发展的崭新机遇与可行路径提供了丰富思路与方向,也为破解全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提供了浙江方案。未来,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将持续搭建智库平台,深度求索与研究,助力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再立新功。

最新推荐

陈寿灿出席“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

2025年4月12日,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2025)中国管理学派论坛暨第三届企业儒学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与企业应用”主题,深入探索中国管理学派建设与企业儒学发展。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旨报告。 会上,陈寿灿教授受邀作题为《王阳明“良知恒照”说的管理学意义》的学术报告。陈寿灿教授首先以“良知恒照”说在阳明心学中的主要反映为切入,基于《答陆原静书》、《门人黄省曾录》、《门人陆澄录》等文献来源界定“良知恒照”说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其中,在《答陆原静书》(1524年)中,王阳明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此句首次将“恒照”与“良知”本体直接关联,阐明了“良知”作为先天具备的内在明觉状态;在《门人黄省曾录》中,王阳明认为:“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以“日”为喻象,强调“良知”不受外界限制的普照功能,以及不经意间便对万

详情

商道寻旅 | 创新领航 “今飞”昔比 传承奋进 智造未来——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炳灶

重阳佳节,丹桂飘香。10月11日,浙商书院金华驿站揭牌仪式在金华市举行。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为书院驿站揭牌,并专访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在古朴雅致,散发浓郁文化气息的江南庭院——金华八咏楼边的燕方归书院,两人就今飞集团在时代浪潮下的发展战略、文化理念以及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人物名片/葛炳灶/葛炳灶,1963年出生于金华,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现任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9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2012“风云浙商”、浙江第十二届“绿叶奖”、浙商创新人物等荣誉。陈寿灿: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先进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四梁八柱”。我们关注到作为传统制造业民企的今飞集团,能持之以恒发展科技,向新而行,乘风破浪,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葛总,请您介绍一下今飞集团目前的产业发展布局情况。葛炳灶:今飞集团的历史比较悠久,自1959年创办金华县农业机械厂起,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洗礼,

详情

商道寻旅|造“福”一方,“柚”见浙商——访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钦韩芬

时近冬至,寒意漫卷,唯有那抹橙色,格外暖人心扉。12月22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浙商通志》总编辑陈寿灿一行,在衢州市常山咨询委主任戴根林陪同下,探访常山太公山胡柚基地,参观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实验室,并专访公司董事长,巾帼浙商钦韩芬。人物名片:钦韩芬,1966年2月出生于衢州常山,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全球浙商总会新农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常山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主席(会长),第十三届省政协委员、第八届衢州市人大代表,荣获2021—2022全球浙商金奖、2023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最美新衢州创业女性、衢州市首批“巾帼共富标兵”等荣誉称号。钦韩芬创办的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艾佳果蔬”)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曾获得中国绿色产业博览会金孔雀奖、北京奥运功勋奖章等荣誉。2021年公司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3年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新鲜水果供应商。陈寿灿:“深耕二十五载 只为常山U”,我们刚进艾佳厂区时就看到墙上醒目的标语,足见您与常山胡柚渊源深厚,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