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吴波团队成果获评2024年度社科赋能山区海岛高质量发展行动创新案例

作者:    2024-12-06



跨山越海,创新发展。


12月3日-4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4年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武义召开。各市、山区海岛29县(市、区)社科联负责人,社科赋能校地合作高校社科联(省级智库)负责人、“山海协作”结对县(市、区)社科联负责人,部分社科赋能行动专家团队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会议。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郭华巍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名义主持会议。


郭华巍表示,今年以来,全省社科赋能团队、各市县社科联、高校社科联、智库和社会组织认真践行”“”“”“总要求,充分发挥社科优势,统筹谋划布局,整合盘活资源,以社科情助力共富梦,社科赋能行动成效显著,他同时指出社科赋能行动在组织协同、高能级科研平台及领军型人才下沉、学风导向、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明年以开展社科赋能行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切实推动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再造我省社科工作服务山区海岛县及省域发展新优势,为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走深走实展现社科担当。

会议通报表扬2024年度18个社科赋能行动单位和15个创新案例及团队。浙商研究院吴波团队(团队成员:吴波、林政男、徐培军、王斯)报送的“推进三门特色青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获通报表扬。


三门县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统领,依托海水养殖天然优势,聚焦“一乡一特”新型农业,培育出了中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三门青蟹”,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吴波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与我国同品类品牌相比,三门青蟹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建设,产业融合,文化价值挖掘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此,团队提出了推进三门特色青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做法: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加快推动青蟹产业标准化深化青蟹标准化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科研+企业+农户+基地”青蟹产业化运作模式依托三门青蟹批发交易中心,建立集中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二、以产业融合为导向,驱动青蟹产业内涵式增长加强产业融合整体规划,突出青蟹特色产业牵引作用挖掘三门青蟹特色亮点,明确产业融合立体式形象主题定位重点打造龙头企业为引领,聚拢多元化产业主体,打造特色产业链围绕青蟹产业特色,创新农文旅产业融合场景打造良好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三、以公用品牌为抓手,完善产业市场化运营机制挖掘三门青蟹文化底蕴,建构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内核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联动机制,深化相互赋能建立电商基地,建立完善多元化营销体系。

2024年团队围绕三门青蟹产业发展的咨政成果实现转化,获得县主要领导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


最新推荐

《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正式出版

近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卫敏的专著《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者系浙江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浙江)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全书共 26.9万字,分八章,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探讨了民营经济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健康发展和新飞跃的路径与实践。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先行先试的地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扎根浙江民营经济沃土,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策探讨与案例实证相结合,力求以“浙江窗口”彰显中国特色。深挖理论基石,探索实践路径《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回顾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启示。在剖析新时代党的统战理论创新、解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与科学内涵的同时,又结合典型实践案例,深入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理

详情

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发布会在浙商博物馆成功举办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书写了全球消费格局中的“中国神话”。2025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工商大学指导,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主办的“从义乌经验到杭州‘六小龙’: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在浙江杭州浙商博物馆成功举行。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芮宏出席并致辞。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李海江,浙版传媒监事会主席、出版业务部主任、出版研究院院长吴明华,本书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特聘院长、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执行主席胡宏伟,浙江工商大学办公室主任郑晶玮,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江辛,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中新社浙江分社副社长童静宜,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浙商博物馆副馆长钭卓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滕顺宝,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浙

详情

“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14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主办的“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在浙商博物馆圆满举行,来自省内政、学、研、媒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浙江民营经济的成就、挑战与未来展开深度研讨,为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浙江经验与智慧。研讨会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主持。陈寿灿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实践写照,是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化育的“四千精神”为标识的理性-事功精神为文化力支撑,彰显了浙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更凸显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研讨会上,六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将浙江民营企业家发展细分为五个时期,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企业家特点与企业竞争力变化。他指出,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但始终坚韧发展。为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