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首期“东方论道”仰山文苑开讲

作者:    2024-11-25

潮起东方,坐而论道。

11月14日下午,浙商大智库浙商研究院的首期“东方论道”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开讲。浙商研究院院长、《浙商通志》总编辑、《浙商道》编委会主任陈寿灿教授对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浙江省儒学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光教授在东方学院仰山书苑作深度学术访谈。

吴光教授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浙江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等;曾主持完成《黄宗羲全集》《王阳明全集》《刘宗周全集》《马一浮全集》等共计二千多万字的大型古籍整理、编辑、点校工作,撰著出版《儒家哲学片论》《吴光说儒》等十多部专著、文集,被誉为当代著名儒学家、浙学家,阳明学家。

吴光教授从个人成长经历、家学渊源娓娓道来,剖析国学的核心思想与学科分类,解读儒学的核心观点,阐述民主仁学的内涵,分享他对浙学、阳明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独立、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国学是以儒学为主导,儒佛道为主体,坚守多元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应以“一道五德”(一道即仁道,五德即义、礼、信、和、敬 )重塑儒家核心价值。阳明心学并非一般的心学,而是良知心学。他明确提出浙学分为狭义、中义、广义三个部分,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更广阔的视野去研究浙学与浙江精神。他还对构建开放型的面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化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理解:一元主导,多元“辅”补,通古今,兼“融中西。

论及“新质生产力”,吴光教授将其实质概括为新人文经济学,核心在于新道德、新价值、新科技,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浙商、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腹有诗书,品自高雅。两个多小时的访谈,80高龄的吴光教授始终笑容可掬,神思飞扬,风趣坦诚,侃侃而谈。其思维之缜密,见识之卓越,学养之精深让在场师生无不感叹敬仰。大家聚精会神,侧耳静听,若临秋水,如沐春风。





访谈中,吴光教授寄语青年学者:“学者治学,除了追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还要立节。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学者亦应有骨气,有气节。

他说:“‘天才出于勤奋’,没有勤奋就无法取得成就。聪明人很多,很多聪明人没有做出事业来,我不是很聪明的人,但是也做出一些成就来,就是因为勤奋。”所以治学之道,首先要勤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第二点需要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学问之道贵在独思,论从史出,只有扎实的史料基础,才能从众多资料中提炼出有影响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才能形成独立的思想,观点也是从不系统走向系统的。”陈寅恪先生一生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就是他学术研究的精髓。

“关于做学问的方法,做读书笔记很重要,不是做卡片,而是做札记,将读书后的感想记下来,经过积累,把这些感想整理成串,就形成系统性的观点。”

“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通常采用存同求异的方法。我认为‘求同存异’作为一种策略思想是可行的,但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采用‘求异’的方法,才能真正获得真知灼见。”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陈寿灿教授表示,首期“东方论道”是一次追“光”而遇的活动,今后,浙商大智库将继续沐“光”而行,邀约更多浙商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通过访谈,揭示沉潜在专家们学术成果背后的学术经历、学术理念、治学方法等更深层次、个性化的内涵,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学术贡献,并从中受到超越其学术成果之外的莫大教益。


最新推荐

《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正式出版

近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卫敏的专著《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者系浙江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浙江)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全书共 26.9万字,分八章,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探讨了民营经济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健康发展和新飞跃的路径与实践。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先行先试的地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扎根浙江民营经济沃土,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策探讨与案例实证相结合,力求以“浙江窗口”彰显中国特色。深挖理论基石,探索实践路径《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回顾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启示。在剖析新时代党的统战理论创新、解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与科学内涵的同时,又结合典型实践案例,深入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理

详情

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发布会在浙商博物馆成功举办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书写了全球消费格局中的“中国神话”。2025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工商大学指导,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主办的“从义乌经验到杭州‘六小龙’: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在浙江杭州浙商博物馆成功举行。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芮宏出席并致辞。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李海江,浙版传媒监事会主席、出版业务部主任、出版研究院院长吴明华,本书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特聘院长、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执行主席胡宏伟,浙江工商大学办公室主任郑晶玮,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江辛,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中新社浙江分社副社长童静宜,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浙商博物馆副馆长钭卓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滕顺宝,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浙

详情

“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14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主办的“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在浙商博物馆圆满举行,来自省内政、学、研、媒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浙江民营经济的成就、挑战与未来展开深度研讨,为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浙江经验与智慧。研讨会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主持。陈寿灿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实践写照,是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化育的“四千精神”为标识的理性-事功精神为文化力支撑,彰显了浙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更凸显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研讨会上,六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将浙江民营企业家发展细分为五个时期,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企业家特点与企业竞争力变化。他指出,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但始终坚韧发展。为

详情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