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浙商动态  浙商动态

两会热议温州金改下一个三年:重构温州信用生态

作者:浙江在线--浙商网    2015-03-06

  浙江在线·浙商网3月6日消息(记者刘礼文 管吴澄)在经历了2012年的“起步之年”,2013年的“突破之年”和2014年的“深化之年”后,走过三周年的温州金改,到了阶段性总结的时候。

  这场针对瓯江之畔民间资本最沸腾、金融业态最“草根”的“大手术”自2012年3月开启。总体来说,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三年温州金改硕果颇丰,让不少中小企业尝到了甜头。回顾当初国务院定下来的12条金改任务,11条有了突破,只有个人境外投资制度目前由于政策的原因,尚未取得突破。

  全国两会期间,温州金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受访时除了总结金改三周年的成果外,还表示,目前温州正在谋划从三个层面谋划温州金改的未来,包括使前三年的改革项目提质扩面、学习借鉴各地金融改革经验以及正考虑推出新一轮三年改革计划。

  硕果颇丰

  12项金改任务11条有突破

近期温州地区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指数曲线图

  由于百速鞋业为另一家“老板跑路”的鞋企担保近8000万元贷款,这家瑞安市曾经的明星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在金融与司法联动的帮助下,历经9个月,百速鞋业于2014年底重组成功,成为瑞安市首家走出担保链泥潭重获新生的企业。百速鞋业的“重生”是温州市开展的风险企业帮扶专项行动中的“鲜活”例子,更是温州金融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民间资金投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陈金彪曾指出。2012年,温州将解决“两难”问题列为了金改的核心问题。两年多的努力,正让越来越多和百速鞋业一样的中小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

  据温州银监分局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末,温州银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到1809亿元,同比增长21.97%;中长期贷款占比24.6%,较年初上升4.2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说明,温州银行业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企业的银行融资稳定性得到提高,企业‘短贷长用’现象得到缓解,实体经济等中长期投资需求出现良好势头。”温州银监分局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可以说,在三年时间,实体经济企稳回升。

  金改以来,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温州地区各类地方金融机构目前已达近千家的规模。“这些都是温州金改的成绩。”华峰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翁亦峰告诉浙江在线记者,三年来,华峰小贷共服务了9000余户客户,且均为温州本地企业。

  两年九个月的努力和创新,温州小贷公司累计投放贷款1124亿元;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则累计引导36.4亿元投向近千个项目。与此同时,备受期待的民营银行也即将破壳而出,这同样推进着温州地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温州民商银行近期已通过省银监局现场验收。”两会期间,正泰集团董事长、民商银行拟任董事长南存辉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透露。

  “民营银行的出现有利于完善温州地方金融体系。”从事地方金融研究工作的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在业内看来,《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温州指数、监管局与金融办探索试点对于地方金融创新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此外,资本市场的“温州板块”正在壮大。三年时间,形成了13家境内外资市场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和逾100家地方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公司的“温州板块”。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蓝海股份”和“幸福股份”,为普通市民推开了小资本对接大项目的“股东之门”,万元民间资本也有了好的投资“归宿”,开创了债券“地方发、地方用、地方还”的模式。

  问题尤存

  融资难融资贵还是没有根本解决

  “温州金改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变革,所开启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鼓励了地方创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温州困难问题,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多数温州企业家、金融学者普遍与钱水土有着同样感受的。

  这一观点亦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同。2014年,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温州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和融资贵这两个核心问题两年来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只能说有所缓解。

  “当年困扰温州的三个问题中,包括整个民间投资渠道不通畅和老板跑路问题,但最核心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今仍然困扰着温州,乃至以温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分析认为。

  记者从温州金融办公布的监测数据得知,2015年2月9日-2月28日当周,温州地区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为年化利率19.47%,仍然高于全国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18.26%的数值。

  与此同时,据温州市金融办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日,温州市共完成民间借贷备案9678笔,成交总金额122.28亿元。其中,《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后,全市共备案民间借贷7054笔,备案总金额98.8亿元。这相较于坊间传言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约为800亿元的数字,说明仅有10%民间借贷选择主动登记。

  “在温州金改背景下,虽然政策上有所松动,但温州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是融资问题,让情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带给企业的经营状况下降。”温州理财协会会长周科储对浙江在线记者如是说。

  而另一个颇为尴尬的现实是,金融企业正不断从温州外流。“目前,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温州企业有两三百家,但仍留在温州当地的仅70家。”据周科储透露,绝大多数从事金融行业的温州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前海、杭州等金融环境较好的地区。

  未来怎么走?

  接下来三年将有新一轮的改革规划

  下一步,温州金改如何走?陈金彪在两会期间公开表态,“正考虑推出温州金改新一轮三年改革计划。”而这进一步引发了各界对下一轮温州金改的畅想。

  “民间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这是小贷公司对下一轮温州金改最大的期盼。”翁亦峰说,希望能够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企业可以通过上市、资产证券化等手段进入资本市场。

  对于这一需求,南存辉表示认同。在此次全国两会的提案中,南存辉提出,“积极发展私募债、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多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钱水土解释,八九十年代,温州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却没有及时对企业进行创新转型升级,而是将资本投入到房地产,这些投机行为给温州金融埋下了祸根。“改变过去短期投资的投机性行为,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引导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这些举措对于改变温州现有金融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重构温州信用生态是改善温州金融环境的当务之急。”钱水土认为,温州经济的传统是借助良好的信用为基础,但这一次危机让信用体系遭受了重大创伤,在现有经济体制下,诚信为本是一个企业良性运转的灵魂。

  对于温州金改的未来,张震宇也透露,第一,市政府持续推进增信机制,设立10个亿资金的信保基金,帮助小微企业增信;第二,推动小微企业保险保证机制试点,弥补社会担保机构的缺失。后期金改将着重解决企业融资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温州正在从三个层面谋划温州金改的未来:一是如何使前三年的改革项目提质扩面——覆盖面扩大、内涵提升;第二,学习借鉴各地金融改革经验;第三,正考虑推出新一轮三年改革计划。”陈金彪举例称,温州金融风波后有许多不良资产,希望在温州设立资产处置公司。资产处置公司是国家批,一个省只能一家。但是,作为设区市,是否也能建立类似公司,以便更好处置不良资产。

  他表示,关于新一轮三年改革的具体措施这要报省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后,再报国家有关部委、联合领导小组同意再具体实施。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