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浙商动态  浙商动态

图书+咖啡+文创产品+教育培训+旅游 实体书店的个性化突围

作者:杭州网    2014-09-21

  书店不仅仅卖书,还成为年轻人的聚会地

  上周三晚上11点,马路上的行人已经开始变少,解放路和青年路上的店铺都已经关上卷闸门。可是位于杭州新华书店解放路店一楼的悦览树24小时书店却依然灯火通明,不少人安静地坐着看书,不时地喝点咖啡。

  “我也是第一次来这样的24小时书店,以前只有在台湾旅行的时候去过诚品书店,没想到杭州的晚上还有那么多人泡书店。”在浙大中文系读大二的沈瑜有些兴奋地说。

  今年5月,悦览树正式开业,这是杭州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深夜书房”。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忠义直言,这是一场实验。开张4个月后,悦览树的经营情况不错。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手机阅读”“快餐式阅读”风行,传统书店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的冲击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然而,今年开始,实体书店似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最近,开卷图书发布了《2014年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报告显示,相比于近两年图书零售市场的成长乏力,今年上半年,全国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率达4.22%,结束了过去两年的负增长现象。

  根据开卷的这份报告,全国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市场,2011年上半年零售市场同比增速为5.74%,2012年上半年则下降至0.27%,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体书店图书零售出现下滑,2012年和2013年的年度同比增长率均呈现负值。进入2014年,多个月份市场同比出现明显上升,1月-6月的同比增速较2013年同期大幅上升。开卷实体书店图书零售综合指数也在2月创出历史新高,地面渠道图书零售市场回暖成为现实。

  事实上,这与国家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也不无关系。今年初出台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此后四年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紧接着,《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对北京、上海等12个试点城市开展实体书店扶持政策,56家实体书店共计获得9000万元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不过,更让人兴奋的可能还要算上个月结束的2014上海书展。尽管官方从2013年书展开始宣布不再公布数据,然而8月13日-8月19日,上海展览中心的入口挤满等着排队入场的人。8月15日,人流突然激增,售票处存储的门票告急,主办方紧急调用周六的门票,又在周一紧急加印数万张,勉强撑到最后一天。有业内人士透露,2014上海书展的入场人次在30万人以上。

  对于沉寂多时的图书零售市场来说,这些尚显零星的好消息,无疑让人看到了图书市场以及实体书店“回暖”的势头。除了政策利好,与实体书店自身开始转变经营思路不无关系。悦览树开出24小时书店,晓风书屋与文创结合,枫林晚搞起儿童美术培训等多元化经营,都让实体书店从众多不利因素中,杀出一条血路。

  晚上11点到凌晨4点人最多

  24小时书店与品牌咖啡店撞出火花

书店与咖啡吧结合,让人可以在放松的环境下看书

  书店与咖啡的结合,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在杭州颇有名气,已经开了18年的枫林晚书店,早在2000年就有了这样的创意。“当时我们的书店开在文一路教工路口,边上有一家咖啡馆经营不下去,于是我就将其买下。当时我的想法是,因为我们要做读书沙龙等活动,书店面积太小,租下隔壁店铺可以增加空间。另外,即便不做活动的时候,让读者来买书看书的时候有个地方坐坐,喝杯咖啡也很有吸引力。”枫林晚创始人朱升华说,这样的“创意”当时在国内也算是首次,所以有不少人慕名而来。2004年的时候,慕容雪村来杭州逛枫林晚,特别喜欢这里的气氛,于是每天下午都会到枫林晚写作,一写就是一整年。

  不过朱升华坦言,他的咖啡生意做得并不太好。“我只是1+1的简单组合,咖啡店也没啥品牌,要知道咖啡还是很专业的事情。”朱升华说,“所以我们现在跟国内几个大牌的咖啡品牌在谈合作,我们想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所以,在朱升华看来,新华书店与民营企业菲比咖啡的合作,显然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其实几年前我们就一直在纠结实体书店怎么转型升级。如果简单地把书店营业时间延长,并不是一个解决方案。”今年7月29日,全国24小时书店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王忠义说,24小时书店就是实体书店转型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案。让新华书店这样的国营书店下定决心转型的,是民营企业菲比咖啡馆的加入。

  现在,悦览树面积有200平方米,开架图书全部可以免费取阅,图书种类多达8000多种,书店里有免费wifi上网,还有天然酵母面包、纯鲜榨果汁、酸奶、咖啡、意大利面条等各类美食配套供应。“未来面积还将扩大一倍,增加到2万多种书籍。如果书架上找不到你想要的书,也可以随时告诉我们营业员,从新华书店调配过来。”悦览树书店经理蒋瞰表示,未来这里可以举办沙龙、展览、文化聚会,甚至可以将打造成杭城的“文化约会地”。

  事实上,这样的实验确实收到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4点,都是店里人最多的时候,有些人来这里约会,还有不少人整夜整夜地看书。现在店里大约能容纳100人左右,世界杯期间,我们拉开了大幕,可以看球,又有吃的喝的,所以每个晚上都爆满。”蒋瞰说,现在来得最多的还是年轻人,而这也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实体书店的未来、全民阅读,最关键,是要真正吸引住年轻人,让年轻人走进来、停下,然后消费文化。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