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浙商动态  浙商动态

浙商回归两年答卷:重大项目到位资金3020亿元

作者:浙江发布    2014-08-22

      “你快回来!”从2011年底,浙江情意拳拳地对省外浙商喊出这句话以来,到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浙商回归工作进展得如何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总体进展情况和绩效:浙商回归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引进规模看增速保持高位

 

 

  2012年至今年6月,全省浙商回归引进累计到位资金4178.68亿元。其中,2012年到位资金1297.9亿元;2013年到位资金175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01%;今年1—6月到位资金1128.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43%。

  同时,今年以来组织省外浙商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已落实治水项目投资、捐资额9.16亿元。

  ●从项目结构看质量持续提升

  2012年至今年6月,浙商回归重大项目到位资金3020亿元,占全部到位资金的72.27%;三次产业项目到位资金比重为0.59∶49.59∶49.82。其中今年1—6月重大项目到位资金855.25亿元,占比75.78%,高出年度目标2.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项目到位资金比重为0.5∶49∶50.5。

  ●从工作效应看作用不断显现

  一则体现在环境的优化上:浙商回归工作形成的倒逼机制,推动各级各部门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营造出了浓厚的亲商安商兴商氛围。据省统计局民调中心调查结果,这两年浙商对我省投资发展环境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

  二则体现在人心的凝聚上,不断优化的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体贴入微的礼遇与感召,使浙商回乡投资的愿望不断提升,浙商回归项目不断增多,迎来了投资高峰期、效益显现期,推进了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的互动融合发展。

  -上半年工作的主要特点

  ●目标责任更明确

  各市有量化目标:将全年2000亿元目标和重大项目比重、重大项目开工率等质量指标以底线任务的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市。

  部门有定性要求:将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项目专题服务、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等要求分解落实到省级相关部门。

  商会有项目任务:将组织浙商回归投资重大产业项目和投资、捐资治水项目等任务落实到29个省外浙江商会,明确了“千亿投资计划”推进目标。5月份,省委督查室会同省经合办、省统计局等部门围绕浙商回归发展“四个够不够”的问题,开展了专项督查调研,进一步推动了责任落实。

  ●项目招引更精准

  一方面,推介“六批六百项目”:针对性包装“六批六百”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人才科技、教育卫生养老、“五水共治”等6批项目,每批100个以上项目),首批发布106个项目,总投资3200亿元。

  另一方面,盯引“双百千万浙商”:重点盯引100位会长和100家重点浙商。盯引项目总投资1865.92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占比75%,50亿元以上项目占比57%。截至6月底,盯引项目正式签约50个,总投资765亿元。

  ●载体推动更有效

  一是以2014“浙商之春”系列活动真情感召浙商。元旦、春节前后,全省各地向浙商们寄送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各级领导签名慰问信,走访慰问了8951户浙商家庭、企业,开展了158场浙商新春联谊活动。

  二是以浙商回归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推动项目落地。3月份在宁波、嘉兴、台州三市组织集中开工项目42个,总投资372.53亿元,项目平均投资8.87亿元;6月份在湖州市组织集中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180.24亿元,项目平均投资10.6亿元,有效地发挥了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

  三是以浙商回归工作“六月行动”再掀回归热潮。组织开展以“领导干部现场行、媒体记者一线行、天下浙商家乡行”为重点的浙商回归“六月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浙商回归营造了浓厚氛围。

  ●创新举措更扎实

  加快推进浙商回归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合心合力启动改革创新,有声有色开展工作创新。

  当前浙商回归工作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会影响浙商投资信心和回归步伐的宏观环境问题,也要正视一些地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