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浙商动态  浙商动态

“对话转型升级”提醒浙企:追逐新产业别一哄而上

作者:钱江晚报    2012-10-27

“刚才王秘书长讲到,不要让企业跟着倡导的领域一拥而上发展,指的是太阳能和风能,我们也搭上风能的边,做风能的齿轮箱,把风的20转增加到1500转,就可以发电了。我们未来在新能源、太阳能的发展怎么去把握?请给解答一下。”

  昨天,在由浙江上市公司协会主办的、以“对话转型升级”为主题的浙江上市公司企业家俱乐部第六期论坛上,杭齿前进董事长茅建荣听完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和著名经济专家、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的演讲后,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失败了要反思自己的决策力

  “国家能源局刚刚公布了中国能源报告,里面对新能源的布局还是比较清晰,而对于企业来讲永远是考验,国家倡导什么是宏观布局。但个体上说,要从你的技术能力、商业模式,来界定自己投资趋向。有些企业刚刚参与新领域就遭遇灭顶之灾,而传统能力领域当中,挖煤的或者采油的也未必就没有出路。新能源从国家战略来讲,不仅是中国,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未尽的探索领域。”面对茅建荣提出的困惑,王忠明仔细进行了分析。

  王忠明举了个青岛软控集团的例子,这是个以橡胶生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最近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倒过来,原来从原油、液体、气体慢慢变成固化产品,从轮胎、木材等物质,倒过来给它液体化、汽化。

  “这个过程当中你说软控集团是新能源还是传统领域?他现在的工业化实验已经结束了,如果真正能够产生价值的话,就是一种世界级的革命。我们相应的设备都拿过去,运回来都是成罐的油和天然气。我觉得一家明智的企业,成功的时候可以说宏观经济、投资环境各个方面都配合,但是失败的时候你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说明自己缺少决策力。所以你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时刻得拷问自己。”王忠明侃侃而谈。

  企业不赚钱并非只是层次低

  “现在讲企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觉得很困难,政府号召做战略新兴产业,很多企业都认为他可以去搞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要泼点冷水,我认为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你搞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搞进去也是一个问题。每一个产业里都是供大于求,产业数目太多,集体升上去同样会出现问题。”面对在场的60多位浙江上市公司董事长和高管,海闻坦诚地说。

  “我们现在认为企业不赚钱,是认为他的层次低,技术含量低,所以不赚钱,但从经济学角度讲不是这个原因,是供求关系。当年电视机一开始是赚钱的,它算高科技,汽车一开始也算高科技,也是赚钱的,现在为什么不赚钱,是因为太多企业集体升级到一个行业里,哪怕这个行业再高科技,这个行业也会不赚钱。”海闻认为,“不是说高科技和低科技的问题,产业升级是怎么个升级法,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这个事情。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转型而不是升级。所谓转型,尤其现在的制造业,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讲挑战会很大。恰恰需要很多的中小企业去经营的是服务业,现在发达国家产业附加值高的,更多的是来自于服务业。”

  学学奥康坚持做鞋的精神

  上市公司如何做大做强,发挥企业领头羊作用,是与会者都关心的问题。对此,海闻和王忠明都谈到了企业家在转型升级中的心态问题。

  “中国现在缺企业家,中国大公司决策者,投资,哪赚钱往哪投,这不是企业家!企业家非常专注,赔钱也要干,乔布斯就是一个企业家。为什么很多企业现在有困难,他就是投资,房地产赚钱了投房地产,矿赚钱了做矿,没有自己的主业,即使这个钱闲下来,他不想把钱拿下来继续巩固自己的阵地,觉得开发主产品回报率很低,开发别的行业(比如房地产)回报率就高,但是没想到宏观调控以后,回报率就低了。”海闻指出。

  “的确,你是老板,哪有钱赚你自然往哪走,可以,但是你要为它付出代价,你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影响。你的声誉的拓展和升级就会受到影响,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王忠明回应了海闻的观点。

  “对中国企业来讲,很重要的就是专业不放手,一定要精深挖掘。我记得十多年前到浙江奥康,奥康老总的话至今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意大利的鞋商跟他合作,用讥讽的口吻跟他说,你们可以买走意大利的机器设备,但是你们买得走我们的审美意识吗?我们可以把鲜花做到皮鞋上去,你们做得出来吗?你的每双鞋都能做到极致吗?这番话对他有点触动,所以他一直坚持做鞋主业,到今天也没有进入房地产。”王忠明说,“中国现在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坚守专业化的方向。我们没有一个产品有做到穷尽的地步了,你舍不舍得研发和营销,你转型升级到底往哪里使劲。专注才是企业家的本色,专业化才是企业家的本事。”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