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动态 > 智库要闻

中国龙游商帮文化论坛顺利举行

作者:    2010-10-30

 2010年10月30日-31日,中国龙游商帮文化论坛在浙江龙游县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工商联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以及龙游县委,县政府作为承办单位,论坛主题是:传承历史,跨越发展,省工商联主席李任治,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周鹤鸣,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启华,龙游县委书记徐旭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浙商研究院院长吕福新教授主持并做了精彩点评。

会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吕政作了商帮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他重点阐述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文化传统是一只无形的手,商帮文化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文化特点。二是浙江经济与浙江精神,浙江是在五个没有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浙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精明的民众和开明的政府。三是民营经济转型的基本趋势:在保持私人企业为主的同时转为资本社会化;由家族治理转为委托代理;经营领域由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经营地域由东部转向西部。四是徽商的衰败对当今浙商发展的借鉴。19世纪中叶徽商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专制统治,政府重农轻商;徽商把读书做官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重视培养接班人;过渡奢侈挥霍等;皖南与浙江相邻,徽商衰败的原因值得浙商借鉴。

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指出,商帮文化是中国现代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弘扬龙游商帮文化,有助于和历史上的晋商等其他商帮群体一起构成中国现代化的新推动力。

据了解,龙游商帮发轫于南宋,活跃于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为鼎盛。明清时的龙游商帮,以龙游商人为主体,涵盖了周围衢州诸县的商家。当时,一个以龙游商人为中心,带动整个衢州地区商人们的流域性商业团体响亮登场,他们在金衢盆地崛起,逐鹿中原,远征边关,漂洋出海,涉及纸业、刻印书籍、粮食、山货、木材、中药、丝绸品和珠宝等商业活动,以“遍地龙游”的气势被人们称为“龙游帮”。

“龙游商帮是明清十大商帮中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它所创造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奇迹,更是浙江区域文化史上的奇迹。它对浙江区域经济、地方文化发展乃至对明清社会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龙游县县委书记徐旭表示。

浙商研究院浙商文化研究所韩永学所长也作了龙游商帮的历史回顾。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商人十分活跃,逐渐形成了商帮。商帮的出现,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龙游商帮与晋商、徽商、江右商帮、洞庭商帮、宁波商帮等为我国传统十大商帮。龙游商帮是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中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群体,因而其影响力尤为重大。龙游商帮是指以龙游商人为主体的衢州商人集团,始于南宋,兴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乾隆年间,以经营珠宝业、贩书业、纸张业著名。明万历年间,它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中各霸一方,名重一时,故有“遍地龙游”之谚。

龙游商帮的兴起离不开龙游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四省通衢汇龙游”,历史上的龙游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且龙游自古多山林,盛产竹木茶粮,这些土特产品成为龙游商人最重要的外贸商品。龙游人头脑灵活,加之素不贱商,因此一支流域性商业团体响亮登场。

龙游商帮秉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肚量,深入到西北、西南僻远的省份,开辟徽商、晋商通常不去的边远地区作为经商之地,开启了草根创业的辉煌。奠定了浙商精神的实质内涵,为浙商精神点燃了火种,但遗憾的是,这个浙商的血脉源头未能燎原。“有人说龙游人不愿离开家乡,我认为是世界经济潮流的转变,历史地理的变化,龙游商帮无法顺应全球化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称雄一时的龙游商帮的没落。”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龙游商帮研究专家陈学文教授这样分析龙游商帮的没落。

“传承历史,跨越发展”这是龙游商帮文化论坛的主题,也是龙游人的目标和使命。“历史上的龙游商帮最重要的一点是根植龙游,现在的龙游商人要学习老一辈的优秀品质,找到适合龙游本土特色的经济产业,做精做强。”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浙商研究执行会长吕福新教授对龙游商帮的崛起给出了建议。他还认为,“传承文化,突破发展”是现代龙游商人需要完成的使命。吕院长的精彩主持和点评得到了与会领带专家的一致好评,并接受了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媒体的联合采访,指出龙游商帮精神是浙商精神的重要组成,是当代浙商发展的新的传承。

论坛活动期间,著名企业家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会上作了“传承文化,赢在未来”的主题演讲。通过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新龙商等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引领龙游人创业创新,突破发展。龙游县委书记徐旭在会上说:“不仅要传承过去,更要展望未来,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弘扬‘龙商’文化,着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龙游人外出经商,这种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对龙游商帮文化的继承。”在鄂尔多斯经验煤炭生意的龙游人徐炎红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作为龙游商人自己更有责任将龙游商帮文化传承下去,在将来为家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学文认为,龙游商帮文化论坛的举行将为龙游商帮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一个平台。通过弘扬龙游商帮文化,龙游在“十二五”期间或将取得快速发展,为新时期“龙商”的崛起创造条件。

此次论坛还组织了由晋商,闽商,江右商,温商,婺商等方面的研究专家进行了沙龙探讨,以期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最新推荐

《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正式出版

近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卫敏的专著《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作者系浙江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浙江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浙江)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全书共 26.9万字,分八章,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探讨了民营经济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健康发展和新飞跃的路径与实践。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先行先试的地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扎根浙江民营经济沃土,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对策探讨与案例实证相结合,力求以“浙江窗口”彰显中国特色。深挖理论基石,探索实践路径《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导论》回顾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历史脉络,分析其发展历程中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启示。在剖析新时代党的统战理论创新、解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与科学内涵的同时,又结合典型实践案例,深入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理

详情

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发布会在浙商博物馆成功举办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书写了全球消费格局中的“中国神话”。2025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工商大学指导,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浙商博物馆主办的“从义乌经验到杭州‘六小龙’:解码浙江经济的‘有形之手’”——《义乌经验:中国政府与市场发展》新书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在浙江杭州浙商博物馆成功举行。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芮宏出席并致辞。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李海江,浙版传媒监事会主席、出版业务部主任、出版研究院院长吴明华,本书作者、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特聘院长、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总会新媒体委员会执行主席胡宏伟,浙江工商大学办公室主任郑晶玮,浙江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江辛,浙江工商大学战略企业家学院副院长、中新社浙江分社副社长童静宜,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浙商博物馆副馆长钭卓珍,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滕顺宝,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虞文军,浙

详情

“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14日,由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主办的“深度求索:民营经济在浙江”学术研讨会在浙商博物馆圆满举行,来自省内政、学、研、媒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浙江民营经济的成就、挑战与未来展开深度研讨,为浙江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浙江经验与智慧。研讨会由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主持。陈寿灿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力军,是“浙江现象”的显著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勤劳智慧的实践写照,是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化育的“四千精神”为标识的理性-事功精神为文化力支撑,彰显了浙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更凸显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研讨会上,六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将浙江民营企业家发展细分为五个时期,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企业家特点与企业竞争力变化。他指出,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但始终坚韧发展。为

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