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战略,浙商研究院不但开展对策性、应用性研究,还开展长期性、战略性研究,努力建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商大学提出的“在全国有位置、在全省很重要”相适应的国内高水平新型智库,为浙江省“重要窗口”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浙商研究院与校人文社科处共同面向校内外专家学者征集优秀研究成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宗旨及方向
重点围绕浙商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文化浙商、制度浙商、创新浙商、全球浙商、数字浙商等五个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一)重点重大项目选题与培育
针对双循环格局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民营企业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等开展选题设计。
(二)智库研究报告
重点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浙商民营经济活力提振与高质量发展,重点开展“浙商通志编撰”“政商关系研究”“浙商国际化”“浙商数智化发展”“浙商社会责任”等课题开展研究。
一是浙商通志编撰研究。作为文化浙商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社科联、工商联的支持下,通过浙商通志为浙商立传,提振浙商、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心和地位。
二是浙江亲清指数研究与编撰。主要研究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县域层面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浙江省营商环境亲清指数评价。
三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浙商国际化发展研究。双循环格局下全球浙商融合发展,促进全球高端要素集聚,国内大市场有效开发,进一步助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四是数字时代浙商创新与新优势培育研究。重点关注浙商创新激励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推进以浙商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与优化。
五是商业伦理与浙商社会责任研究。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和浙商在环境责任承担方面为全国作出了表率,通过总结浙江经验和浙商案例,推动中国商业伦理与共同富裕先行省的建设与发展。
成果形式:应用对策类咨政要报(4000字左右)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报告(10000字左右)。
(三)深描浙商文库
浙商人数多、分布广、影响大,是基于共同地域文化的辐射全球的创业群体。为多维度深入解析浙商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走向,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向社会各界征集《深描浙商文库》系列,从历史和全球视野挖掘、整理并展示浙商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现实。
1. 浙商历史寻踪。主要从历史遗迹和实物载体为研究对象,整理保存浙商资料、探寻浙商的文脉和演变。包括浙商家谱整理、百年浙商家族、古商埠(古镇)、近代商业文书整理(工商业档案)、浙商老照片等。
2. 浙商发展梳理。主要从浙商的地理分布,比较研究不同区域浙商的历史与现状差异和特点,从而提炼浙商的整体特征和整体图谱。包括:省内地市浙商(如宁波、温州、台州等);国内各省(市)(如广东、上海等),或按大区划分的浙商(如西南、东北、西北等);海外浙商(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或按大洲划分的浙商(如非洲、南美洲等)。
3. 浙商风采展示。从浙商创业创新、社会责任、公益慈善、参政议政等方面,展现浙商群体或个人风采的各类成果,以及浙商有代表性的收藏与才艺作品。
《深描浙商文库》书稿应在12万字以上,可以采用口述、访谈、图片等形式。
二、成果形式及资助标准
成果征集类别:著作和应用对策类研究报告。
1. 重点重大课题选育:择优开展资助。采取一题一策式资助。
2. 著作:择优全额资助。正式出版后由评审专家,参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对学术专著进行等级认定,择优认定为我校B类学术专著,其中具有原创性的特别优秀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作,可认定为我校A类学术专著。
3. 应用对策类报告:资助标准详见《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未获批示或批示等级低于资助标准、但被“浙商大智库”微信公众号录用的文章参见奖励办法第七条第三款。
4. 拨付方式:著作类成果出版时以出版经费形式;应用对策类研究报告获得批示或鉴定后即为完成,资助经费于年底一次性拨付。
三、成果要求及标注
1. 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密、文风朴实,体现思想性、创新性和时代性,未经公开发表。
2. 须标注“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成果”或“受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XXX项目(编号XXX)资助”。个人或集体署名均可,并注明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3. 专著务必使用规定的“浙江智库标志组合规范与版面规范”。
四、时间要求
(一) 申报时间:
1.著作申报填报附件1,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 30日。
2. 应用对策类研究报告自通知发布之日起随时接收报送,模板见附件2。
(二)完成时间:
1. 著作类成果:第一批定稿交付出版社截止时间为 2021年 9月30日,计划正式出版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持续接收申报)。
2. 应用对策类成果:常年接收申报。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余老师:0571-88905711。
邮箱: ZSYJY1@163.com,邮件请注明:优秀研究成果申报+成果类别+成果名称。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社科处
202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