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名誉院长吕福新教授主持和主笔的《浙商成长报告》,于2013年10月25日下午在浙江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厅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发布,受到与会者的充分认可与肯定。
研究和提交《浙商成长报告》,为了描述和刻画浙商成长的状况,探索和揭示浙商成长的规律,反映浙商成长所体现的时代性以及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反映浙商成长所体现的社会性以及文明水平,促使浙商继续健康成长。
《浙商成长报告》首先指出,浙商成长是三维和有机结构,即既反映浙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体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并集中体现主体-生态关系的优化,突出反映中国后发现代化的进程,以及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浙商成长报告》有四部分内容:一是浙商成长概述;二是浙商成长案例;三是浙江省民营企业家及企业成长状况;四是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浙商成长报告》提供的成果说明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浙商成长的总体状况反映浙商群体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主动,自发和自觉前行,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同步,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二,浙商成长有四条规律,即主体与环境协同的成长规律,个体与大众协同的成长规律,根植与远行统一的成长规律,依循与超越统一的成长规律。
第三,浙商成长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后发现代化的时代特性和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浙商先行地利用了“后发优势”,也开始先行遭遇了“后发劣势”,并实际地出现重大分化。一些普通浙商呈现保守、徘徊、停滞甚至衰落,多数浙商是稳健的经营者,而以23个案例浙商为代表的优秀和杰出浙商则积极进取、变革和创新,是创新型和战略型企业家。
第四,浙商成长体现传统、现实和理想的社会性以及文明水平。浙商大多出身于个体和家庭经营者,以私有或非公为主,主要是个人或家族决策、管理和控制,仍然是企业主或企业主型企业家。但是,浙商特别是优秀浙商,又反映中国优良传统和公共性主导的21世纪的时代性以及“中国梦”的理想抱负,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超越,把个人梦与企业梦和国家梦统一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诚信、合作和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丰富的公有成分,部分优秀浙商已成为社会企业家。
第五,浙商要继续健康成长,必须明确未来的成长机会主要来自于应对和战胜挑战,来自逐梦、变革和创新,来自超越过去和自我。浙商的未来成长是企业家的成长,是创新型、战略型、社会化、协同化和绿色化的企业家的成长。
第六,要促使浙商继续健康成长,就应该充分肯定优秀浙商的成长性和进步性。优秀浙商的理想、抱负、作为、担当和成长,是与“中国梦”、时代性、发展趋势和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相吻合的,而且是积极和生动的力量。同时,应该充分认识民营或民有经济可能产生和包含公有经济的成分,在制度、政策和舆论上给予客观公正的对待。相应地,应该抓住党政机关转变作风和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和切实保证浙商与党政官员的平等对话,吸收专家学者和其他社会人士参与,广泛和充分互动,真正形成和增强改革的社会合力;应该充分重视和有效发挥优秀浙商的社会示范与带动作用,使他们在各类组织中真正、切实和有效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实现和增进社会价值;应该激发和保护浙商的企业家精神,培养和提高浙商的企业家人格与能力,并使企业家人格制度化;应该建立社会平台和创新社会机制,鼓励和支持浙商的文化和事业传承,着力培养新生代浙商企业家。
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办公室
2013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