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瞭望》杂志刊发浙商研究院专家理论文章
近日,《政策瞭望》2025年第4期“智库论坛”栏目刊登了浙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和涂言豪博士撰写的理论文章《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字招牌》,同期刊发的还有浙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浙江省发改委原副主任谢晓波的《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与杭州“六小龙”的涌现》和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邀委员、浙商研究院智库论坛嘉宾刘亭的《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陈寿灿在文章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标识,它既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浙江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浙商崛起的历程写照,在地域、群体、关系等维度呈现全球化发展、高密度生存、高质量协同的特色发展模式。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浙江文化传统的实践展开。以浙学为代表的浙江文化传统,为浙江民营经济提供了文化根基与价值导向,而民营经济的创新实践,又反身激活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形成了“文化——经济”良性循环。这种互动模式不仅成就了浙江作为经济强省的地位,更塑造了兼具历史厚度与现代活力的“人文浙江”样本。
谢晓波分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认为其系统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外部环境约束持续强化、国内市场支撑力度弱化以及要素供给和转型压力显性化。他总结了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重创新经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和正确处理政府“无为”与“有为”关系。他认为政府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即有利于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是杭州“六小龙”涌现的关键变量。
刘亭提出,民营经济应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创新驱动与浙江发展协同共进,浙江还需着力构建四大核心机制:借鉴改革开放初期“星期日工程师”模式优化引才环境,激活人才要素流动机制;参照“大包干”改革“交足国家、留够集体、剩余归己”原则深化智力劳动价值实现路径,建立科研分配激励机制;延续当年培育“傻子瓜子”和阿里巴巴初创期的政策智慧营造创新生态,完善企业成长培育机制;对标国际成熟经验构建市场化风险投资体系,
健全资本赋能支撑机制,以此激发浙江创新活力,完成作为经济大省持续为全国发展大局“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
据悉,《政策瞭望》(月刊)是一本由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委政策室主管,关注浙江法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宣传介召浙江各级各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综合性刊物,具有指导性和政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