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灿出席浙江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互学互促互进活动并作专题讲座
2024年1月9日,由浙江省工商联主办,宁波市工商联与余姚市工商联承办的浙江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互学互促互进活动在浙江阳明故里余姚举行。浙江省、市、县(市、区)工商联领导与民营企业、商会负责人等共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围绕“阳明文化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现代价值”主题,深入讨论、发掘阳明文化之于弘扬浙商精神、推动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价值。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应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作题为《阳明心学与浙商精神》专题讲座。
陈寿灿强调,中国传统文化随宋室南迁于浙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以浙东学派、四明学派、阳明心学等为代表的浙江学术思想成为浙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其中,阳明心学代表了浙学的最高成就。阳明心学发轫于“既重事功之实、又具理性之美”的浙学传统,在心物之论以及良心、良知、知行观的理论建构中注明了人的自我发现、自我证成的启蒙路径,并在浙江地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互证与交融中发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创性高峰。
陈寿灿认为,阳明心学是对人的主体性肯定的典范,是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高扬,是以道德理想主义去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陈寿灿围绕“主体性价值论”“主体性存在论”“主体性方法论”“主体性实践论”四个层面立论阳明心学之根本精神:
其一,阳明心学在主体性价值论中反映为“读书学圣贤”的本心立命之道。纵观阳明一生行状,始于格物穷理,终于明心见性。此皆从本心出发,其一念一行,即是其“读书学圣贤”志向之不断明晰、不断澄澈与反复提炼的过程,同时也是由个体之志向不断地接近道德理想的过程。
其二,阳明心学在主体性存在论中反映为对“良知”的自我体悟与开显。阳明心学在心学改造中逐渐摆脱了“朱陆之辩”中对“尊德性”“道问学”的含糊两解,强调“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并在良知与天理的互涵、并证中建立使物开显为“一体化生”的本体实在。这种从“心-性”本体到“良知”本体的递进,说明良知与天理天性为同体共在的同质关系,说明个人德性完善与日常事功、自身修持与世界改造合为一事之本体论存在。
其三,阳明心学在主体性方法论是“致良知”。阳明先生认为,“致良知”是使良知落实于个体的日用常行的根本途径。作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式,“致良知”以“明体达用”贯通体用结构;以道德为统摄发用良知规范与知识充广,继而实现知识与德性之并进,并达至从内到外又从外到内的双向补益。
其四,阳明心学在主体性实践论是“知行合一”。阳明心学是一种实践哲学,是“求真是真非”的自我实现之学。阳明先生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知”作为万物本体之良知明觉的发见,又以“行”实指良知、存在之开显,是故“知”与“行”本然同一。静处体悟、事上磨砺,以此构成人之主体性的展开与实现进路。
陈寿灿教授表示,以“内圣外王”“异业同道”为底色,阳明心学在“圣贤之道”“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等命题的释义与开解过程中,逐渐发展为浙商精神建构的内在关联通道,培育认知力、意志力与行动力,成为新时代浙商前行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浙商应在传承与创新“浙商文化”、继承与发扬“四千精神”、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厘清并拓展阳明心学与浙商精神建构的内在联系,在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实现理论创新,在“实事疾妄”“义利并举”“知行合一”“工商皆本”“经世应务”“兼容并包”的浙江民营经济文化基因中明证浙江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旨归。
今年是王阳明逝世495周年。495年前的1月9日,阳明先生逝世并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圣训,时至今日仍振聋发聩,光耀古今。陈寿灿及研究团队一行同时受邀参观了余姚阳明小镇、阳明观堂等地,以此纪念阳明先生。未来,浙商研究院亦将持续性关注、研究阳明心学之于浙商发展的基本逻辑,深化四千精神、浙商精神研究,以此涵养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迭代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