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研究院陶水木教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署名文章
12月12日,浙商研究院陶水木教授署名文章《20世纪初中美中法丝业交往与合作》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史学”栏目刊发。
全文近4200字,文章以翔实的材料和数据论证20世纪初中美、中法丝业界围绕中国蚕丝改良而进行的频繁交往与多方合作,同时对其成效有限的原因作出评析。
文章认为,中国是丝绸发源地,几千来,中国一直是国际丝绸市场最主要供应国,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中国丝业开始受到日本产品的竞争与挑战。与此同时,国际生丝进口国间的竞争同样激烈,并导致国际丝业中心的转移。丝织业发达的美、法两国丝商都主动加强与中国联系。基于国际竞争格局下的合作机遇,中美中法间开始在频繁互动交往中加强合作:互派代表团或代表访问、考察,促成中国丝业界参展纽约和里昂相关博览会,深入了解生丝供需状况;设立蚕桑教育和蚕桑改良机构;合作设立生丝检验机构。但由于蚕丝改良合作之实权操诸美、法之手,美、法丝商热心华丝改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保己国丝织原料供给,实系“利己主义”,影响了华商合作的积极性。合作形式主要是中外丝商的民间合作,缺乏政府力量的推动,未能被中国丝商特别是广大育蚕制丝的乡民广泛接受,使蚕丝改良合作成效十分有限。
陶水木,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近代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省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特别是近代浙商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近代商人与慈善公益事业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文化工程重大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3项,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史林》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篇,多项科研成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文章链接:《20世纪初中美中法丝业交往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