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概况 研究团队 研究动态 研究成果
研究动态
智库要闻
专家观点

陈寿灿:稻盛现象的时代意义

2022-11-17

640 (5).jpg

由浙江省伦理学会、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协办,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主办,浙江工商大学稻盛和夫商道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稻盛商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2年11月12、13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浙江伦理学会会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提出可以从经营哲学的本体论、企业家的心性修炼及以现代经营哲学建构及实践诸方面讨论稻盛经营哲学的现代意义。今天推出的是陈寿灿教授在本次研讨会上的主题分享:稻盛经营哲学的本体论意义。

 中国哲学本体论要“接着讲”

本体论问题被称为“形而上学之形而上学。哲学本体论是与认识论、辩证法相区别的概念,用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有关内容,辩证法回答“世界是怎样的”,而认识论则回答“我们如何知”。哲学是关乎世界整体图景之本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本体论是人类对世界上的一切最终、最高、最根本、最普遍的事理的追求,可包含三层意义,其一为形上的本体之道,二是本体之道的运行;三是这一运行体现为天地人中各种具体事物的运行。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中国哲学的本体内涵主要从形上之道的意义展开。以道家为例,道家强调“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其中万物本体之道即是无名的万象的本源。在道的运动上,老子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分别强调道的传导与内在转化,并由此产生本体之道的运动规律。而道之本体在天地万物中具体呈现为治国、治民等方面的入世经验,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正治国,以奇治兵,以无事取天下”等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以道家为代表,具有丰富的本体论思想资源。而针对历史上的神本体、气本体、心本体、理本体等思想传统,当代思想家在反思中前进,始终在努力“接着讲”。如李泽厚先生所倡“情本体”,以乐感文化来归纳中国文化之特征;又如陈来先生以“仁体”统摄儒家传统的各种形上学观念,建构以仁为本的本体论、宇宙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接着讲”,是不断超越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思想,建构具有现代性意义的中国式哲学本体论,回应时代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哲学的本体论需要“接着讲”,并落实到经营哲学等各部门哲学。


 中国经营哲学本体论的“被讲”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本质是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本体论的思想进行了延伸。稻盛和夫于清华大学讲演时自述道:“经营的方式方法虽然应该向美国学习,但经营的根本思想、经营的哲学应该向中国的圣人贤人学习。”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本体论回归,体现经营哲学本体之为何、经营哲学本体之运行、经营哲学本体之在经营模式、经营思维、经营实践中的应用。在本体论意义上,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写道:“宇宙的意志促进森罗万象生生不息,整个宇宙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森罗万象所有事物都要生长发展,一切事物都要朝善的方向前进,这就是宇宙的意志。”在稻盛和夫看来,宇宙即天,其意志则是作为本体运行的自然规律,并促使万物生长和向善发展。稻盛和夫认为宇宙存在某种意志,它促使万物生长、发展、向善,如果人的活动与宇宙的意志向协调,那么宇宙的意志就会帮助人们走向成功。在此意义上,“敬天爱人”即是稻盛和夫所信奉的人生准则,天人之道的具体化即是“利他”。

对于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本体构建,稻盛和夫在《活法》中写道:“人的心灵呈现多重结构,由多个同心圆组成。从外向内开始依次是‘知性’‘感性’‘本能’‘灵魂’‘真我’。” 其中“真我”与“灵魂”构成了稻盛和夫认为的心之结构的核心要义,这种“灵魂”是人性的灵魂,而“灵魂”的判断基准是以“利他”为标准。同心圆的各个层次依次对应不同的心的属性,稻盛和夫认为:“正因为我们心中本来就潜藏着真我,我们才会苦苦追寻,锲而不舍。”由此,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本体之“心”与“天”的关系在心的多重结构中得以构建和展现。

稻盛和夫在《利他的经营哲学》中写道:“人生的目的在于净化、纯化、深化我们所持有的灵魂,或者说这个灵魂的本质真我。”稻盛和夫在实践中展示了其心之结构的心的属性,这种属性在心的多重结构中最重要的体现即为“利他之心”,其次是“感恩之心”“谦虚之心”“进取之心”。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有关“心”的内涵在上述结构中得以演化,而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心”的具体属性,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超越与升华。

2013年,稻盛和夫在成都接受央视采访,在提到“中国圣贤”时讲到:“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致良知’,就是达至良知,按良知办事。遵循良知判断事物,我认为这是绝对性的东西。将良知付诸实行是至今我所有事业成功的最大原因。”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直接关联,稻盛和夫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一系列正确的美德,即哲学传统中“德性”所倡导的内容。

在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之本体于具体事物的运行上,稻盛和夫强调哲学血肉化与经营的数字化,落实到人生成功的基本公式,阿米巴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具体经营策略。稻盛和夫将经营哲学体现在对待企业的理解之上,体现在企业对待员工与股东、处理利润分配、社承担会责任等方面。稻盛和夫将经营哲学中的思维方式、原则及精神落实到事物中去,其经营哲学之本体的所有运行不断地“回归原点”,这个判断的基准即是“做人何以正确”。此外,稻盛和夫认为事物存在运行机理便是“共生循环”,他在《新经营》书中写道:“在共生表象的背后,有着循环往复、相互支撑的生命循环规律。”稻盛和夫在企业经营中强调人对“心的磨练”,他倡导以“燃烧的斗志”来培养自身强大的意志力,以免除世俗的各种诱惑,最终实现“真我”的显现。

从思想起源看,稻盛和夫深受石田梅岩、西乡隆盛等人的影响,而阳明心学则是通过西乡隆盛间接影响了稻盛和夫,同时稻盛和夫在心性修养与人生践行方面与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可以说,稻盛和夫受西乡隆盛的影响,而西乡隆盛受王阳明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对稻盛和夫具有深远影响,阳明心学对于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产生具有本体论上的哲学意义。稻盛和夫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想东引日本并成功演化,稻盛和夫一生善思、穷理的哲学追求,以完善的人生跨越了中日商业伦理的差异,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完整的经营哲学,其成功的人生经历和成熟的经营哲学思维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学习借鉴,也为中国经营哲学完善自身的本体论提供了实际参考。



 中国经营哲学本体论的“自己讲”

中国经营哲学本体的“自己讲”即通过分析核心话题的转变、一般文本的转化和人文精神的变迁,开放性理解中国哲学并用以阐释中国经营哲学之本体;“讲自己”就是讲述中国经营哲学本体及不断展开的历程。

稻盛和夫能够把中国圣贤的教诲应用于企业经营,并帮助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经营哲学体系。而在圣贤熏陶下的中国的企业家,却尚未构建自己的经营哲学。稻盛经营哲学的兴起虽为中国经营哲学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中国经营哲学的本体论思考,应当是以此为鉴“自己讲”,以回归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内涵为主线,特别是以阳明心学的实践本体论为基础,从本体到工夫,以具有中国“话语特色”“思维特色”“学科特色”探索并建构中国自主的经营哲学知识体系。我们在今天的浙江去讨论中国经营哲学本体论的“自己讲”与“讲自己”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更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年是王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我们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示对他的纪念。

宋室南迁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在浙江形成了创新性转换,而后形成了哲学。中国哲学以浙东学派的兴起和阳明心学作为原创新高峰。阳明学是中国特色的实践哲学,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浙江地域的原创性高峰,并成长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原创性高峰,以阳明心学为核心的明清浙学成长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先声。

“致良知”即是中国特色经营哲学的本体论。王阳明提出“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对其学生的“四善”还是“四恶”之辩采取的折衷态度,实际是把争论落到了主体从本体到工夫,再从工夫到本体的思辩与实践过程,使“四句教”最终也落到“知行合一”,即强调在实践中、在过程中解答“有无之辩”,强调以个体亲身体验的养成是创造新知的修身工夫之中,而这隐藏着深刻的哲学变革。阳明心学由此超越了身与心、形而上与形而下、人与对象的僵化对立,将哲学从理念世界中拉回到了现实,真正从孤独的心灵世界突围出来,走向世界和他人共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王阳明强调世界的存在只有在“心”与“他”、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获得理解,在二者的对话与交流得到确证,这是王阳明所创设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实践哲学。在实践中构建世界,在实践中创建理论,在实践中完善人生,这种完善是人的内心的完善,是“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本体运行。所以阳明心学是以知行统一为基础,以“心即理”“良知”为本、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基、以“事上磨砺”“亲亲仁民”为进路,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有机统一的实践体系,是具有中国式话语特色、思维特色和学问特色的实践哲学。

浙江重商传统源远流长,传统的哲学伦理精神始终支撑着浙商群体,如“知行合一”“以义养利”“经世济民”等价值精神,以及务实尚诚、内敛果敢、包容创新的人文气质。浙江是一个诞生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原创性高峰,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实践哲学的地方,也是一个能够产生伟大的经营哲学家的地方,浙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哲学思想的引领,因此浙江学界和浙商群体有责任与使命率先创新并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经营哲学。

面对社会的急剧转型,学术界与企业界当勇立思想与实践的最前沿。

今天我们讨论稻盛和夫现象及其意义,学界同仁与企业家都应该承受起双重学术使命:一方面我们要学习稻盛和夫,具体分析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成功之道与模式建构;借鉴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转换;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学习与借鉴的同时,从中国传统本体论精神中获得滋养,在当代中国风云激荡的经营实践中获得新生,携手共同创设中国特色的经营哲学。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经营哲学应该“自己讲”“讲自己”,中国特色的经营哲学应该登场了。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