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政商关系研究” 第三次课题推进会顺利举行
11月7日,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政商关系研究”第三次课题推进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新型政商关系研究”为研讨主题,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商研究院院长陈寿灿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国权教授到会致辞并听取报告。共有来自浙江工商大学各学院的老师、博士生等30余人参加会议。
陈发仓教授首先发言,陈教授报告的名称是《浙商环境指数——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别从营商环境的界定、营商环境的评价经验总结以及浙江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指数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测度指标应采用统计公开数据(客观指标)和调查指标(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陈新副教授作了题为《互联网市场公开治理的行为逻辑及其边界》的报告。他认为处于信息时代的现代政府需要调整传统的监管模式,遵循兼顾互联网市场的有序与经济创新发展的原则。指出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经济信息不对称、互联网经济的负外部效应以及互联网经济的不完全竞争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同时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逐步探索实现“互联网市场的政府监管”到“互联网市场的公共治理”的跨越,实现互联网市场的自我规制的内生秩序与互联网市场政府监管的外生秩序共同管制的局面。
郑春勇副教授作了题为《馈赠抑或交换:对央企响应国家扶贫战略之得失的礼物学反思》的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在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方面成绩斐然。其中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节能等企业贡献很大。他指出扶贫可以看做是一种礼物馈赠现象,是一种馈赠形式的资源定向流动,是一种义务性行为。目前单向馈赠正逐步向双向交换转变。他认为央企扶贫并不是只要暂时帮助扶贫地区脱贫就算完成任务了,更要注重贫困地区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周鲁耀副教授作了题为《政府性融资平台运作中的公权力“遁入私法”现象及其规制》的报告。从制度成因、现象分析以及风险规避三个方面展开。他认为政府性融资平台的绩效和风险很大程度都源自于其公、私双重身份的并存和混同,使得公权力可以借此“遁入私法”,从而绕过相对严格的控权规则,而构建有效的融资平台监管体系的核心在于防止政府权力与公司权利的混同。
随后,陈帆博士、陈洁琼博士、胡若溟博士以及热米拉·努尔分别作了题为《经济发展研究中阶段分期法应用现状及异状性分期的价值》、《公共企业的政企双重属性及其内在矛盾》、《招商引资纠纷的司法解决——给予134份招商引资判决书的分析》、《地方国企的迭代发展与政商关系演变:以J省S市为例》的报告,分别对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及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汇报。
会上,陈寿灿教授和陈国权教授分别对每一份报告给出意见,陈校长指出应该推进会议研究的系统化,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需要更加多元,进一步丰富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推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