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首届学术年会学术专场分论坛——浙商企业家文化传承和新浙商创业
浙江省社会科学重地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2012年11月6日举办主题为浙商企业家文化传承和新浙商创业论坛。来自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杨树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凌等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媒体代表60余人到会参加。
会议由主题发言和沙龙组成。 会上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三方共同探讨新老浙商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深入挖掘和对比新老浙商的文化特征。杭州佳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宝华表示,老一代浙商精神主要有胆大、敢干和苦干,这是需要新浙商传承的文化,而这种精神在培养接班人上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就此,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深有体会。他在绍兴拜访过的一位企业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总经理,已接手管理整个企业。她在担任总经理前,有过在集团16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从财务到会计主管,从副总经理到总经理,一步一步走上来,实至名归。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杨树荫、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院长吕福新,不约而同地都以嘉兴五芳斋集团为例,谈到了传统文化和浙商的融合与传承问题。杨树荫说,五芳斋集团年产值32亿,将粽子这一传统食品真正发扬光大了。吕福新说,正是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产业转化,让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中国将来必须要充分开发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产品,才能走出世界。
新浙商有更强的现代管理能力,
新浙商在传承老浙商精神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优势。 新翔通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晨曦是80后,他用三个平衡点来诠释新浙商的优点:一是在庞杂的信息中找到平衡点,让信息对自己经营项目有用;第二,找到市场变化和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平衡点,让企业掌控市场;第三,在实业和虚拟的资本投资上找到平衡点,发展与壮大自己。
浙江向上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宁敏说,新浙商相对于老浙商而言,最突出的是在企业系统管理以及资源整合能力上有更强的表现。不少新浙商都学习过完整的企业管理知识,汲取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精髓,因此在企业现代管理方面更为全面。同时,新浙商在整合自己所拥有资源之外,还会去整合新的资源。比如,在昨天的论坛上,我们新浙商就能够去认识更多的人,比老浙商整合各类资源的意识要强。
张宗和教授认为新浙商在挖掘和继承老浙商的文化传统上还应增加新元素,应具备三个思维,一是开放思维,更具有开发性、全球性、眼界要开阔;二是专业思维,更讲究专业、知识、科学、效率和内行;三是人本思维,新浙商的文明应从物的追求到精神追求、人的追求,建立完善的人格和新型的员工关系、劳资关系,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履行社会责任。
会议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转型升级和适度增长的双重任务,浙商的这一状况更加突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完成这一使命和任务,必须根植于市场经济,以政府为主导,以民众为主体,主要依靠民间的人才、资本和知识的力量,尤其是具有新的视野、价值观和知识能力的浙商社会精英,通过他们的创新创业来实现。新浙商创业正反映这一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新旧交替之时代,新浙商的脱颖而出,或许可以给浙商企业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而无论是新浙商,亦或是老浙商,都将以一种全新的视野、价值观和创新能力来应对新时代的变迁与挑战。
会议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主办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承办
浙商大学生创业园协办